凡立公,所以弃私也

清风微送
创建于03-26
阅读 6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不可有私心, 只有去除私心, 才能做到清正廉洁。为了一点个人私利而滥用公权力,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既违背了公序良俗,又破坏了党纪国法,为人所不齿的同时,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孔子强调“欲而不贪”, 是要人们加强自身的修养, 追求仁义, 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乎仁义的范围内, 分辨出正常需求与贪婪之间的界限, 这样才能不起贪心。 官员摒弃私心,时刻明确自己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醒自己的权力来自人民,自然能朝惕夕厉,抵御外界利欲的侵蚀,保持清清白白,老老实实的底色。

    习总书记“当官就不要想发财, 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的教诲直指人心,至今还如在耳畔。周敦颐一生官位不高,但所到之处,深得民望,也颇有政绩。被康熙称赞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在总结他为官生涯时不由得发出“政事精绝,宦业过人”的赞叹。宋史有记载,南安狱有囚,法不当死,运使王逵欲深治之。众莫敢抗,先生力争,王不听,乃置手归,取告身委之而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官高一级的运使王逵被周敦颐的真心打动。冷静之后王逵重新审阅案情,更改判决,并向皇帝举荐周敦颐。在知洪州南昌县的任上,周敦颐大病一场,甚至假死过去,好友潘兴嗣赶来为他料理后事,检点家产,衣服杂物不足一箱。虽然周敦颐昏死一天一夜后苏醒过来,但为官数年的他,竟然如此清贫,连好友都不敢相信。有人说周敦颐是为了在官场落得好名声故意如此,但他毫不在意,曾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

    “ 一官来此四经春, 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 去时犹似到时贫。”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长期执政的实践,已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人民的拥护也正由于我党是一个廉洁、正直的党。因此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不断地“刮骨疗毒”、反腐倡廉,剔除党内的腐败分子,才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内就要将强廉政建设,每一名党员应当将廉洁作为一种态度,才能就不会为权利、金钱所惑,就能筑牢防腐之堤,筑起思想上的“防火墙”,从而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把态度端正好。良好的态度,是人们在行为上保持廉洁的基础。对中共党员来说,是否具有一颗“公心”,是否能事公如私,公而忘私,就是反腐拒变的关键要义。

  对个人而言,廉洁不仅是必须拥有的思想境界,也是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只有廉洁自律,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即是为官之道,也道出只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凝聚于心的真谛。就如党的好干部杨善洲。杨善洲担任云南省保山地委领导时就廉洁从政,一心为民。退休后,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深刻含义。

阅读 6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