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
人勤春来早,功在秋华实,我们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解决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现实问题,破立并举闯出强村富民“新路”。
“破”因循守旧之困,“立”因地制宜之策。身为年轻干部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在走街串巷、走村串户中与群众面对面说话、心贴心交流。在入户走访中增加对村情民意的了解;从帮扶慰问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从排忧解难中提升农村工作的本领。最重要的还是了解群众对强村富民方面的制约因素的看法,听取群众在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径方面的“金点子”,综合考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做到对症“开方”、合理“用药”,为乡村发展破除障碍、注入动力。
“破”忽视人才之短,“立”引才用才之策。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实力的是乡村发展的核心抓手,唯有让人才与乡村血脉相连,才能激起基层发展的一池春水。引才之难,难在认同感和归属感。乡村人才流失仍是常态,原因在于人才考虑的除了经济回报,还有个人成长、发展平台、公共服务、情感寄托等隐性因素。因此,以产业聚才满足发展所需,以感情留才营造归乡之感,是“引不来”“留不住”的治本之策。要加强“候鸟型”人才回引力度,依托基层党组织走村入户摸排统计,把有回乡意愿的乡土人才纳入后备名单,以乡贤协会、人才之家等为纽带,搭建起在外人才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型”人才带动作用,重点关注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产业专家等引领性人才,鼓励其带团队、带技术、带资源回乡,依托本地产业转化成果、领办项目,形成人才回流的“集群效应”。
“破”纸上谈兵之梏,“立”实干笃行之策。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一场接一场考验耐力和体力的“马拉松”。年轻干部生逢伟大盛世,要把个人成长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当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把群众关心、担心、期盼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不断提升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拆除产业薄弱、人才匮乏、设施滞后等制约全村乡村振兴步伐的“篱笆”,厚培政策扶持、资金补贴、资源调整的“土壤”,在基层“沃土”上深耕细作出一条促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