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童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诊断肥胖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针对亚洲人的BMI分级标准,将BMI 25~29.9kg/m²诊断为I度肥胖,BMI≥30g/m²诊断为Ⅱ度肥胖。
直接原因
遗传因素
肥胖症的发生遗传因素占50%~60%,与种族、地域都有因果关系。包括单基因突变及基因多态性,很难用一种病因解释,这也是减重困难的原因之一。
生活方式
在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目前肥胖症的快速增长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如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饮食机构的变化,都与肥胖的发病明显相关。
运动的减少、代谢率下降也是肥胖发生的助动因素。
典型症状
体态异常及皮肤改变
多表现为四肢及躯干圆润,或体型不对称,腹圆腰粗,重度肥胖另有皮肤色泽异常(如皮下弹力纹,紫纹及黑棘皮病等皮肤色素改变),另有面部多易发痤疮及皮脂腺溢出,汗疹等过度分泌表现,颈后脂肪沉积导致水牛背样改变。
活动受限
体力缺乏:肥胖患者脂肪增多导致各器官功能产生障碍使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和影响,如动则吃力,关节易损,走路气喘,睡眠缺氧,说话打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他症状
多表现为伴发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
糖尿病引起的三多一少(多食易饥,口渴喜饮,多尿,体重减轻),但体重减轻不明显,如肥胖患者近期体重明显减轻,需警惕伴发糖尿病。
高脂,脂肪肝所致消化道症状,口臭、便秘、胃肠道不适。
重度肥胖症影响心肺功能,可能会伴有呼吸急促、睡觉打鼾、胸闷、胸痛,血压升高等表现。
伴发痛风出现四肢及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减重的总原则是达到能量负平衡,饮食和运动是重要的科学手段。不同饮食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BMI和体力活动水平等个体化权衡。
营养干预
能量摄入大于消耗是肥胖的根本成因,因此对于肥胖的营养防控首先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证机体蛋白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需要,维持机体摄入与消耗之间的负平衡状态,并持续一定时间,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标准体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控制饮食和体力活动的联合治疗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健康膳食的原则
多食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坚果、饮水(饮茶、咖啡)。少食咸、腌、烟熏食品;高盐;高糖及加糖食品;高脂及油炸食品;畜肉;少饮酒、含糖饮料;减少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