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3月25日晚,我班举行了有关校园霸凌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班长李丽主持。首先,她告诉我们,校园霸凌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攻击性行为,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对受害者造成心理、身体或财产上的伤害。校园霸凌可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财物欺凌等;间接欺凌则包括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等。校园霸凌可发生在校园内外,如教室、操场、宿舍、校外道路等。参与者包括欺凌者、受害者和旁观者。欺凌者通常是强势一方,通过欺凌行为满足自身优越感;受害者则是弱势一方,遭受欺凌行为带来的伤害;旁观者则可能起到推波助澜或制止欺凌行为的作用。校园暴力包含校园霸凌,校园霸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校园暴力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如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等。校园霸凌与校园暴力在行为主体、行为方式和危害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校园霸凌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以欺凌为主要手段;而校园暴力则可能涉及更广泛的行为主体和更严重的危害程度。同时,两者也存在联系,校园霸凌可能升级为校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其次,她告诉了我们校园霸凌的原因以及危害。原因:1.家庭因素,如家庭内存在暴力、冷漠或忽视等现象,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攻击性倾向或自卑心理,进而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或严厉惩罚孩子,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孩子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冲突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地位低下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2.学校因素,如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欺凌事件。部分教师存在偏见、歧视或不当惩罚等行为,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反抗,进而导致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缺乏友善、包容的校园文化,学生之间互相攀比、排斥,容易形成欺凌氛围。3.社会因素,如社会上存在暴力文化、网络暴力等现象,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学生模仿暴力行为。部分社会价值观念扭曲,过分强调竞争、成功等,导致学生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和攀比心理。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无法有效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安全。4.个人心理因素,如部分学生因为自卑感或挫败感而采取欺凌行为来寻求心理平衡或优越感。部分学生缺乏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部分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容易在情绪失控时采取欺凌行为。
危害:
1.对受害者有心理伤害,使他学习成绩下降,有社交障碍,让他身体健康受损。
2.对施暴者有道德观念扭曲,法律风险,社会关系紧张,未来发展受阻等影响。
3.对旁观者造成心理压力,道德困惑,学习环境受影响,价值观冲突。
4.使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社会稳定受威胁,教育质量受损,青少年犯罪率上升。
最后,告诉我们当被校园欺凌后应立即报告给老师,学校紧急处理,有关人员调查取证,学校向全体老师同学家长通报情况。给受害者提供心理援助,建立支持体系,时时刻刻跟踪关注。对施暴者进行依法惩戒,教育引导,监督管理。
本次班会到此结束,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能让同学们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生的不断完美。谨慎做出每一个选择,让我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