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赋能   助推“双减”】东城第六小学一年级组

灞桥教育•东城六小
创建于2024-03-25
阅读 2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扬帆远航,逐梦致远,教研赋能,助推“双减”。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之际,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双减与教育优质均衡相互促进,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以生为本、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生态,从而开展了教研组展示活动。

       在教研组展示活动中,一年级曹蕊蕊老师在执教《四个太阳》时,首先以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们 相当熟悉的儿歌《种太阳》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从而激发孩子们高涨的学习兴趣,随后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词语的感悟、情景的想象,神奇的画笔,让学生走进四季,感受四季,赞美四季,体验四季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一年级亢红娟老师在执教《动物儿歌》时,气氛轻松、活泼,“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通过质疑问答、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编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00:56

           一年级孙妮老师在执教《荷叶圆圆》时,用优美的荷叶图,渲染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课的开始。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不仅如此,孙老师采用小组化学习模式进行教学,采用古诗贯穿整个课堂,能从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使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并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校训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年级周洁老师在执教《美丽的田园》时,为学生创造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新课伊始,她首先让学生对“美丽的田园"这一情境图进行观察,在小组中用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并趁机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让学生在探究中来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综合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个性特征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得到了数学知识以外的环保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积淀力量钻研教学、抓好课堂是教师最直接的成长路径。课改的方向随着育人使命在变,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研赋能,助力‘双减’”,用自己的知识养分去浇灌学生,让智慧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开花结果!

阅读 2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