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在这个“小社会”里,幼儿学会与人交往,感知世界。预防幼儿园欺凌事件发生,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让幼儿学会对欺凌行为勇敢说“不”。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伴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语言欺凌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肢体欺凌

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社交欺凌

排挤、故意阻止一个人加入某个群体,成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
网络欺凌

在网络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幼儿园里,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别人欺负自己时,一定要勇敢地保护自己,对不友好的行为勇敢地说“ 不”。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寻求他们的帮助。当你的朋友遇到欺负时,你也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安全。
家长该如何做?

1.多关注自己的孩子
要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关注孩子是否有攻击性行为,如有此现象应该及时告知老师,形成家园合力教育。
2.呼叫、呼救
教育孩子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大声呼叫成人或者告诉老师,因为及时处理是遏制校园欺凌的最佳途径。
3.以预防为主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不能诱导孩子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当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欺凌。
4.密切家园联系
重视与老师、幼儿园的沟通与联系,多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5.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孩子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沉淀积怨,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要从根本上杜绝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幼儿园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配合,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园所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