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骨研修阔视野    课程培训促成长
——2024年海口市小学骨干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提升专题研修实录(一)

创建于2024-03-25
阅读 3465

       为进一步提升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专业能力,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椰城优才计划”的意见》《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以及“椰城强师”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推动我市教育振兴发展,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组织58名海口市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在江苏省扬州大学举办的2024年海口市小学骨干教师(第一期)课程建设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旨在帮助海口市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学生观,提升参训骨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

开班典礼  扬帆起航

       烟花三月下扬州,市骨研修兴致高。3月25日上午8:30,在云宙老师和徐芳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老师都按时抵达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65号楼二楼报告厅参加开班典礼,参加开班仪式的领导分别有:扬州大学教科院杨咏书记、扬州大学教科院曹玉兰副院长、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杨珂主任以及扬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办公室田萌主任。

      开班典礼在田萌主任的主持下逐项进行。

      首先,扬州大学教育科学院杨咏书记对扬州大学进行了简单介绍。扬州大学历史悠久,办学成效显著,也是一所领先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高校。杨书记说,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

       接着,来自海口玉沙实验学校的杨柳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一本本力争上游的传记,一个个专注拼搏的灵魂,平台已经搭建,让我们以此为起点,出发,让我们以此为力量,借力起飞,让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紧接着,扬州大学教科院曹玉兰副院长对本次培训方案进行解读。六个专题讲座,两天跟岗学习,外加一所名校微课堂观摩。希望老师们能把本次学习所得落实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最后,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杨珂主任对本期研修班提出要求。我们深知,课程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杨主任对参加本次研修的老师们提出以下六点要求:

        ①真学

        ②会学

        ③好学

        ④活学

        ⑤深学

        ⑥敢学

      随着开班典礼的圆满结束,老师们的情绪也逐渐高涨,期待着接下来的每一项学习。

专家赋能  引航发展

培训时间:3月25日上午

培训地点: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

培训主题:学校校本教研的设计与组织

培训专家:林俊

主持人:港湾小学冯兴伟老师

       林俊,扬州市育才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省特、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       

       林校长分别从工作室层面的教研和学校层面的教研两个案例,阐述了团队的校本教研如何开展。在培训中,林校长也将自身发展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老师们——研究要唤醒意识。只有有了学习的内驱力,才会不断努力。在阅读中积淀底蕴,在实践中增长能力,在思考中形成观点,在写作中锤炼思想。

培训时间:3月25日下午

培训地点: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

培训主题:“育见美好”课程的深度建构和校本实践

培训专家:李吉银

主持人:港湾小学房利娜老师

      李吉银,扬州市育才小学西校区校长、正高级教师、省特、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讲座的内容包括:       

一、明确定位,形成课程愿景。       

二、统整框架,设计课程体系。       

三、统筹推进,推动课程发展。       

四、完善机制,强化课程保障。      

       李校长的讲座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结合育才小学西区校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该如何建构校本课程。李校长的“育见美好”包含了三个含义:一是“遇”,即遇见,是开始;二是“育”,即培育,是过程;三是“愈”,即更加,是结果。

       培训有尽时,学习终无涯。课程建构是一个漫长的优化历程,相信今天的培训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新的认识与思考,也相信接下来的培训会给大家带来思维上的碰撞,擦亮老师们心底的那束火花!

图片提供:弓宏宇、刘静怡

图文编辑:王锡玉、蒋    晋

审       核:云   宙、徐    芳

阅读 34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