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日是1996年,国家教育部、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
校园安全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等。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牢记于心、践于行,共筑安全长城,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防溺水安全
1.上下学路上不贪玩,不去池、塘、沟、河流、水坝、水库等野外水域游泳、捉鱼虾、玩水,放学按时回家。
2.有小伙伴要去玩水时,要及时劝阻。劝阻无效要就近寻求附近行人帮助。若附近没有行人,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家长。
3.上下学路上,要远离危险水域,若书包、鞋子、文具等不慎掉进了河水中,不要自己下水捡拾,应回家告诉大人。
4.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救人或盲目跳水施救,要智慧救援。
5.平时生活中,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救、报警办法。
防欺凌教育
1. 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5.面对校园霸凌,要自信、勇敢,要有反抗的勇气,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尽量减少在危险地带停留,学习自我防御,谨慎交友。
6.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不要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事后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
交通安全
1. 上下学途中,要遵守交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不在机动车道翻越护栏横穿马路;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2. 行走时不要嬉戏打闹,保持良好的外出习惯,不使用滑板车或者旱冰鞋等工具出行。
3. 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不坐副驾驶;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未满18周岁不骑摩托车。
4. 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有故障的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
5.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6. 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7. 坐轿车要坐在后排座位,4岁以下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大人不要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
8. 警惕汽车盲区,不要靠近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
9.拒乘“黑车”,不乘坐无营运资质车辆或包租无营运资质等非法车辆离返校,不在非正规站点乘坐车辆,不乘坐超员车、无证车等无安全保障车辆。
防火安全
家庭防火用电
1. 不玩火柴,打火机等物品,不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品处用火。
2. 尽量不使用或在成人指导下使用家用电器,不乱拆卸电器,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3. 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4. 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拨打119,不建议独自上前灭火,如燃烧迅速可打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避开烟雾,往开阔的地方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要跟人群拥挤。
5.家中要准备消防安全“四件宝”:灭火器、防烟面具、燃气报警器、灭火毯。
学校防火用电
1. 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 学校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更不能随意焚烧废纸等。
网络安全
1. 健康上网,上网时间要有节制。
2. 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
3. 家长们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并告诉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4.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
5. 请勿沉迷手机、游戏、网络,会极大损害身心、健康。不玩色情、暴力等不健康游戏,不看色情、暴力信息(视频)。
6.做一个文明用网的学生。网络上虽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散布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不传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安全教育是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一次安全教育,孩子就多一份安全保障,让我们一起学习安全知识,呵护孩子安全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