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学校中学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屈子学校《楚辞》进课堂活动

创建于03-25 阅读313

文化是一个民族永恒的记忆,守住文化就守住了心灵家园和精神寄托。对于青少年而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受益终身。而《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2024年3月22日下午,我们学校有幸邀请到了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刘石林老先生,为我们宣讲楚辞相关知识。

本次讲座由屈子祠镇学校副校长李中山主持,李校长向我们隆重介绍了刘石林老先生在楚辞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并指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了解《楚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刘老先生志存高远,刻苦求学,报效祖国。

屈子学校校长黄继承也对刘老先生莅临我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为刘老先生如此高龄还能亲临一线传播屈原文化这一行为深表敬佩。黄校长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帮助学生打开《楚辞》学习的大门,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引导学生的人生方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刘石林老先生的讲座主题是《逸响伟辞,卓绝一生》,他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风云际会的时代、上下求索的一生、两项宝贵的遗产。在这一个小时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屈原和楚辞文化的研究之深和热爱之深。

首先,他向学生们介绍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让学生们对屈原所处社会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他将屈原灿烂而悲壮的一生向大家娓娓道来。屈原自幼酷爱读书,他的才华和品德以及远大的抱负深受楚怀王赏识,他大胆改革,面对诬陷依然履行自己的职责,心系国家和人民,他的故事令每个学生动容。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突出贡献,在文学史上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写下了《怀沙》《惜往日》《悲回风》《九歌》等诗篇,创作出了《离骚》《天问》等巨著,而这些都是在他流徙到汨罗时完成的。最后,刘老先生总结了屈原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两项宝贵的遗产,一是精神遗产,二是文学遗产。《楚辞》收录了屈原以及后人模仿屈原创作出的一些作品,是继《诗经》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诗歌总集。屈原身上的爱国精神、求索精神等,为历代人民所敬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苏轼曾评价屈原“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文化代代相传,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每个被文化滋养的个体都应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为文化繁荣添薪加柴。

图文编辑|石娟 曾伊

排版|郑汨

一审|石娟

二审|黄继承

阅读 3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