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得名;夏代,禹封夏伯于此,称夏伯国。商代改称“阙巩”,都城的遗址在今天巩义康店村。西周、春秋、战国时称“巩伯国”。 阙巩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特产,此地铠甲质地精良,一般的箭头不能穿透,因而非常有名。《左传》中记载了一句话:“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
秦属三川郡,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始置巩县,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 《元和志》卷5巩县:“按《尔雅》:‘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 因以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泰常八年(423)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成皋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洛州。移治今巩义市东北老城。
1928年徙治东站镇。1963年徙治孝义镇(今巩义市)。1991年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义,取自当地孝义镇。孝义镇历史悠久,一是东汉三田兄弟的孝义故事历代累受旌表,冯梦龙将其写入《醒世恒言》,影响广泛。另外1915年开工兴建的孝义兵工厂,在国内乃至欧美都有很大知名度。当时县委、县政府就位居孝义镇。
巩义拥有国内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北宋皇陵、全国九大石窟之一的北魏石窟、杜甫故里、全国三大庄园之一的康百万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巩义名人众多,唐代诗人杜审言、诗圣杜甫、常香玉等。 巩县县治的所在地,有六处:东周故城、小平城、巩县老城、洛口城、永安城、鳌岭县城,其中巩县老城时间最长,从北魏时期(约公元500年前后)到民国时期的1928年,历1400年以上(仅有北齐、隋代短暂中断)。这些城址都离的很近。 东周古城,东西长约4里,南北宽约2里,原有城墙多已颓圮,清朝同治年间,西城墙基上重新筑了寨墙,现存400米,西城门尚存,门楣有“东周故址”的石匾。
康百万庄园向北,有一个康北村,村中伫立着一处高台,一座三层的红砖阁楼村人俗称它“红阁”。这里原来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巩王庙,里面供奉着巩姓的开山祖师—巩伯。在其南侧第一层外墙上,镶嵌有清咸丰元年所刻石碣一方,题为“东阁巩王庙原委”,记述了东周故城的来历。巩伯国是春秋时期封置的一个姬姓小国,公园前516年,巩伯国被晋国所灭,因距离晋国都城太远,后又送给了周王。公元前前508年,巩简公执政,但因其重用外族人而被杀,后来简公的后裔,从此便以巩为姓。 汉末兵燹,加之洛河洪水破坏,昔日繁荣一去不返,县治因此迁到了小平城。小平城也叫小平津,因离黄河太近,如今已塌陷进黄河里。小平津为东汉河南“八关”之一,是巩洛通向黄河以北的重要渡口。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小平津因偏居邙山之北,不便于统治全县,于是在县域东南的洛河南岸、今天的站街镇老城村一带建了新城。 晋朝初年,巩县城就已搬到了老城村,是为站街老城。自魏晋起,站街老城存在了1700多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消失。
巩县老城,位于今巩义市站街镇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之间的老城村,北有洛河,东有西泗河,距杜甫故里、石窟寺、黄冶唐三彩窑址均仅数里之遥。它由于在黄河、洛河的交汇处,又在古都洛阳、开封之间的要道上,地位非常重要。
郦道元《水经注》云:“洛水又东,迳巩县故城南,城在今县西南三十里。”郦文中同时提到了迁治前后的两座巩县县城,分处洛水北、南两岸,相距三十里。巩县老城成为县治,当在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至孝昌三年(527)之间。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准备下江南,在城东十里外洛口设立造船机构,打造龙舟,并将县府短暂移到了洛口,站街老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又建兴洛仓,储积粮食,以供国用。隋末翟让、李密农民起义军攻占兴洛仓后,将仓城扩大,作为县衙,而将巩县老城奉作起义军大魏政权的都城,经历了短暂的辉煌。起义军离去后,巩县老城很快又恢复了县治的地位。
隋、唐两代,是西泗河两岸陶瓷业、三彩业的鼎盛时期。巩县窑产的陶器、青瓷、白瓷、唐三彩、绘三彩、唐青花、绞胎器,特别是唐三彩制品,在巩县老城东门外,靠船运进入洛河、黄河,往西通洛阳、长安,往东达苏杭,直至海外。唐太宗贞观年间,大诗人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被委任为巩县令,举家由襄阳迁居巩县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都生于巩县,长于巩县,即使外出做官家也没有搬走。公元721年农历正月初一,诗圣杜甫诞生于巩县城东笔架山下的窑洞内。 北宋时,朝廷为保卫巩县西南部的皇陵,割巩县、偃师各一部分设永安县,县治在今巩义市芝田村一带。永安县一度升为永安军,归中央直管。北宋亡国后,永安县改为芝田县,元代被撤销。历史上,巩义一直属于洛阳管辖,后来才属于郑州。
据史书记载,巩县老城曾多次遭遇严重水灾。故城东、城北都修建有防洪堤坝。北宋时,在巩县大规模营建皇陵。 明清两代,曾有四次“流寇”攻陷巩县城。一次是明正德七年(1512),义军首领刘某进城,知县杨宏丢官。另一次是崇祯十六年(1643),闯王军七月围城,八月破城,训导阎士选被执而死,其妻自缢。第三次是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北上,攻下巩县城,杀死县知事王恩泰,其妻被执。第四次是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捻军攻克巩县城,对百姓秋毫无犯,后渡洛河北去。 1900年8月13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光绪仓皇西逃,1902年返京时路过巩县,县城修建行宫接待,洛河边建5孔“龙窑”停放船只。 明、清时巩县城的规模为540亩。《河南府志》载:“巩县城始建未详,周围七里四十八丈,高两丈,壕堑深八尺”。又说周围有角楼三座,窝铺、墩楼三十座,城门五座:东曰迎恩,西曰瞻洛,南曰玉川、望嵩,北曰纳洛,东门有瓮城,还有一个小东门。因地势低下,一遇洛河水涨,则浸淹入城,筑土堤五百丈以卫城脚,裁柳树百株以护城第。后仅余三门三关,而无北门北关。
巩县老城东临盘谷北濒河洛,年年水害危城,四周城墙高筑,故无北门。北城墙距河洛数丈,明初已建造拒水之用的巩洛新堤。巍巍大堤从东城墙出发,携伴盘谷数丈,绕北城墙外的帝王禅让河洛坛、风云雷雨坛、社稷坛,厉坛,历五里,至龙尾山尽处的伊洛河边,旧时称仓西嘴。
巩县老城东临盘谷北濒河洛,1918年,山洪暴发加上洛河洪水泛滥,老城西城墙被冲开了一个约50米宽的口子,洪水灌入城内,县衙被冲毁,城内仅剩西南角,也就是紫金山一带无水,幸存的房舍也已颓垣断壁。至此,站街老城彻底丧失了作为县城的条件,但迁到哪里分歧很大。
当时巩县有10个区,县西五区主张迁到孝义或芝田,那里位置居中,方便百姓进城纳粮。另外五区则主张就近迁到老城东二三里处一个叫鳌岭的台地上。两方争执不下,过了10年问题仍没解决。 1928年8月中旬,县长李松茂突然接到河南省主席冯玉祥的电令,“迅将县政府迁到鳌岭,违则严惩”。冯电有何内情不得而知,但迁城之争就这样戏剧性地突然结束,从此鳌岭上建起巩县新县城。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因为地方太小,政府迁至孝义。 1931年8月的又一次大雨将巩县老城彻底变成了“藕坑”,20世纪5代,“藕坑”又被淤成平地,沿袭1400多年的巩县老县城就风光不再了。
清代~河南巩县~老城墙明信照片
仓西村,巩义市老县城北城外村舍,从古至今有北城后之说。
仓西,粮仓西侧,以兴洛仓之西命名,村名源于大隋王朝的兴洛仓,有关粮仓的地名碑刻记载历史资料比比皆是。 史书载: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距今1400多年,以仓西村东边七里,七里铺村为中心,“筑仓城,周回二十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亦名兴洛仓。”号称大隋粮仓巨无霸。 大唐贞观十一年,隋朝己亡20年,隋文帝己死33年。兴洛仓粮食仍在食用,传说唐朝李世民让全国子民吃了上百年。在仓西东岭最高处,通巩县县城还有蚂蚁坡古道羊肠,有无数个S弯道,一说来回运粮撒下不少粮食,聚集着很多蚂蚁。被称为蚂蚁坡。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