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以至远方,汇学识以至江海 
——保定三中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博物馆研学活动

木子
创建于03-24
阅读 3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高度融合,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3月24日,我校高二年级联合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走进繁荣的“金融街”,体验千年货币历史,感受时代金融风云。

保定三中竞秀校区负责人刘立新带队,高二年级副主任苑红旭,党委第一支部委员韩薇,高二班主任韩玉哲、毕惠茹、周晓华、左晶、段梦瑶、张艳迪,岳怡安参加此次活动。保定三中高二年级师生受到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总支书记、金融博物馆馆长苗绘的热情接待。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河北金融学院内,河北金融学院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河北省重点高校,号称“金融界黄埔”,在校生16000多人。其金融博物馆为河北省高校重点博物馆,是中国货币与金融博物馆联盟会员,也是保定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该博物馆于2006年9月开始构思、设计,至2012年9月开馆。藏品5000余件,是一座集收藏、展示、教学、科研、教育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金融博物馆。金融博物馆的展品陈列以金融发展史为线索,不仅诠释了中华悠久的金融历史,弘扬了民族灿烂的金融文化,而且关注国际金融焦点问题,体现了金融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该博物馆展品丰富,内涵深厚,具备极强的知识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彰显金融文化底蕴。

中国货币具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货币种类繁多,极其丰富多彩,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货币形态和制造技术多次领先于东西方各国,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对世界货币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古序章  古币之光

五千年的凝望,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货币传来的历史之音,感受古国的货币文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从夏朝最古老的货币贝币、秦始皇统一货币,到第一张纸币“交子”的出现,再到清政府的白银和铜钱,了解了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货币是历史的载体,在方寸之间映照时代,见证着历史的兴衰。“与五千年的货币对话”活跃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宽了金融货币方面的知识。

从钱币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本上货币的意义与作用时,更加具体生动,理论知识与实践研学相结合,让高中的学习不在是埋头死学,而是与时代与社会接轨。

现代之旅  金融记忆

货币的舟楫,摇曳着从远方驶来,穿越抗日战争的烽烟,载来黎明的曙光,桨声帆影,汇通南北,泱泱中华,继往开来。随着历史的长河,来到了近现代货币展厅,我们看到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钱币,陈旧的印迹下依然彰显着革命者的热血豪情。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人民币,以及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第五套人民币。祖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呈现在眼前。看到了熊猫纪念币、生肖纪念币等一系列纪念币,这些艺术图案都是经过著名的艺术家群体反复揣摩、精心设计的,它们都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讲解员从商业、铸币、银行、债券几个方面集中讲述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史,同学们听得认真,看得细致,更加透彻了解了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受到了民族金融历史的熏陶。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学生大开眼界。

在金融博物馆中流连,五千年文明在心头奔流,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时代的波澜壮阔,它们沉默不语,一眼千年。铭刻了光辉的过去,记载了繁荣的现在,见证着美好的未来。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积累知识,增长见闻。三中学子走出校园,走进书本描绘的园地,切身感受,深入体会。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撰稿:李美哲

审核:刘立新

阅读 3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