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枕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精准分析明学情,众筹智慧待花开——萍乡市2024届高三语文学科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暨复课备考会

创建于2024-03-24 阅读3444

相聚瑶金山上,共赴春日之约。为进一步精细研磨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策略,3月25日,由萍乡市教研室主办、上栗中学承办的萍乡市2024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分析会暨二轮复课备考研讨会在我校毓秀楼会议室举行。会议探讨了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导向,研究了2024年高考重要考向信息。在详细分析一模考试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二轮复习具体建议。

萍乡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红梅主持会议,曾祥友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全市各校高三语文教师一百余人参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研讨课——华“铃”满芳景

孙见铃:《“语”众不同,情随境迁一一高考语境内词义探析》

孙见铃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语境内的词义探究,首先重现萍乡市一模原题,增强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其次分小组进行语境类探讨:一是代词,虚词;二是多用多义词;三是旧词新义;四是叠词。通过高考真题引导,各地最新试题专练,精讲+精练,提高得分率。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也逐渐接近答案,提高了在具体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理解语言形式表意差别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和教师反应热烈。孙见铃教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所有教师奉献出一堂高水平的示范课,可谓精彩纷呈。

课例点评——携手育芬芳

学科中心组专家上栗中学肖佑林:

《从语感到语理再到高级语感——语境与语义》

作为这一堂示范课的指导老师,肖佑林老师分享了指导经验。在例题的讲解中,他希望让学生全面认识高考语用新题“语境+语义”,熟悉题型;其次认识语言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培养语感。

同时也强调在高中阶段,语感和语理应该并重。语感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从语理的角度深化学生对母语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母语的掌握从不自觉到自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复课备考经验介绍

分享一:萍乡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刘龙辉

刘龙辉老师的分享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让人如沐春风。

刘老师首先分享了萍乡实验学校对号率高的方法:

1.利用好学生的答题卡就行针对性的管理。

2.严格地课前5分钟背诵抽查管理奖惩。

3.选择题练了一些语文匠公众号的预感做题法来活跃学生思维。

其次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了萍乡实验学校二轮复习的策略:

1.教材是落脚点。将课内阅读的任务化也能挖掘学生写作任务意识,并能把课内语句当成素材转换到作文中。

2.整本书阅读。(内容梳理、概念理解、章节框架化  、问题训练)

3.作文是突破口。(任务明晰,二次作文,素材积累)

分享二:芦溪中学物理向北清班教师    

胡虹

胡虹老师以她教学的真实事例向我们分享了教学经验。她谈到班上的优生胡鑫波从最开始的语文90分左右提升到现在的118分,以下方法功不可没:

一是要夯实基础

1.古诗文要回归教材。

2.积累必备考点知识。

二是狠抓审题

1.指向要素,问什么答什么。

2.限制要素,抓住答题区间。

3.解读要素,关注答题结论。

三是积累素材

1.使写作素材更充实,文章思想更深刻。

2.锻练思辨能力。

3.训练写作能力。


分享三:上栗中学历史向北清班教师    

罗利

罗利老师特别分享了她关于清北班语文教学的特色活动和教学方法。罗老师对尖子生进行持续的激励、信任、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进行了学科层面的指导:

1.精彩纷呈的课前活动:学生讲题,自主命题,拟制答案,生与师之间的PK,穿插讲故事和新书推介等形式。强化了学生阅读、思维、语言组织能力。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编撰了专属于24003班的学生作品集《诗歌集》《散文集》《社会调查报告文集》。举行了两届“奇迹杯”辩论大赛,磨砺了选手们唇枪舌战的能力, 实现了电光火石般的思想碰撞。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动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写作溶于生活,让表达更具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3.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情的学生对症下药,分别辅导,实现各个击破。注重教材,落实单元主题和单元任务,教考衔接。

分享四:莲花中学高三备课组长    

王健蓉

砥砺深耕,方能行稳致远。王健蓉老师的分享让人久久回味未能忘怀。她以莲花中学为例分享了备课组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作文教学和尖子生培养三方面的实践经验

一、古诗词鉴赏教学方面

(一)高一高二阶段:牢牢树立“教考衔接”意识,读懂教材编辑者的用意,用好教材,打好教学知识框架,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二)高三阶段: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强化操练;在诗歌内容的理解上抓主旨,抓关键句,抓诗眼,抓注释等等。

二、作文教学方面

(一)高一、高二阶段:教考衔接,对两本必修教材、三本选择性必修教材的28个写作单元任务和28个人文主题进行整体研究,实现有机融合、纵向贯通、全面落实。

(二)高三阶段:教考衔接,回归教材,逐一、全面进行考点复习。

三、尖子生培养方面

1.课堂要“活”;  

2.过程要“让”;

3.训练要“实”;  

4.培养“思”的习惯;

5.精确诊断、靶向指导、严格落实一一要对每一次的“考试卷”吹毛求疵。

春风化雨,其乐未央

专题讲座——“华”彩绽春山

学科中心组专家莲花中学刘圣华:

《立德树人,行笔有道》

刘圣华老师激情昂扬的分享让人受益匪浅。他以“立德树人,行笔有道”为题进行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在分析学生作文的基础上总结出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一是概念模糊不清(不界定概念或偷换概念),概念间逻辑关系不清;二是行文板块拼接式(并列式快速拼接法),论证结构生搬硬套;三是缺乏真情实感,一味的发誓口号式的表达。

他强调一线老师要“抬头看天”,注重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不能仅仅注重选拔,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改变;引导教学,坚持基础性和实践性,重视教材,重视阅读,重视思维。同时要密切关注新的考查动向,积极思考应对策略,跟进行动,常规渗透。

钻坚仰高,笃行致远

专家寄语——惊时最是“梅”

朱红梅:《市一模成绩分析及二轮备考策略》 

万里之船,成于罗盘。最后,朱红梅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朱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模学科分析和后续复习建议:

一、问题:归因分析是基础

分析各个兄弟学校的一模成绩,用数据说话,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

二、导向:理念落实比行动

四性: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两注重: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合贯通和灵活运用。

1.在教考衔接上花力气,注重必备知识过关。

2.在情境上做文章,提高关键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在选材上下功夫,科学布局,圈画重点,培养学科素养。

三、策略:研究转化见高下(见下图)

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加行。戮力同心定对策,砥砺笃行赴未来。

本次分析会是回顾过去、研判当下、谋划未来、加油鼓劲的交流会。总结了经验,直面了问题,凝聚了智慧,指明了方向,为萍乡语文二轮复习的扎实推进和2024年高考语文的决战决胜积蓄了力量。萍乡市全体语文教师将秉持热爱,坚守初心,精研真题,精准发力,高效备考,携手并进,共谱萍乡高中语文新篇章!

撰文:易欣稻  孙燕清

供图:易欣稻  孙燕清

初审:吴启坚   段艳

复审:曾祥友  刘钟锋

终审:何宜生  余忠良  朱红梅

阅读 34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