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想,奋斗有力量。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标",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3月23~24日,我镇一行3名教师在中心校小学视导员李玉洁的带领下有幸参加了“教育梦”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径探索暨作业创新设计”教学观摩学习。
3月23日上午,特级教师管建刚和他的团队教师为我们带来精彩课例和专题讲座
课上紧张,课后轻松
开班仪式后,管建刚老师以一节阅读课示范课《威尼斯小艇》(第一课时)向老师展示朗读课中实现整体育人而不是优秀的个别学生,制定课前、课中、课后的课堂规则的重要性。他通过订立书本、任务单放置规定位置等规矩、“说坐正就坐正”“时间不到读书不停”等口令培养学生良好上课习惯,习课堂中通过一项又一项的习作任务:4分钟读完一篇课文、8分钟在完成任务二的朗诵任务......同时,管建刚老师在课堂中时不时通过“挺起小身板”等口令纠正同学们的坐姿和提醒同学们一边抄写一边记;他在抛出一个问题后,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为时两分钟的自由朗读课文。课堂上的任务接踵而至,学生们专注力非常集中,无暇开小差,管老师对课堂分解精准到秒的做法即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有培养了孩子对时间的把控能力,真正做到了“课上紧张”而“课后放松”。
习课堂与课程改革
在示范课结束后,紧接着,管建刚老师又为大家上了一堂关于《习课堂与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的讲座,对比新旧课标,他表示各位老师首先要知道“语文要素”是什么?语文要素等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语文习惯”,而基础的基础是培养语文习惯。其次要知道“语文素养”是什么?语文素养等于“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其中必备品格是规规矩矩做人,关键能力是语文要素。管老师就2022版课标“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运用指出,“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词是“学习任务”,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地方,课堂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习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干,每一个学生每一分钟都有事情干,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份任务单,这上面的“读”“写”任务,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的,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多读多写”,培养语文习惯。
把课堂的70%时间还给学生,实现面向“每一个”学生
10点45分,管建刚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樊小园老师执教了《威尼斯小艇》第二课时,整堂课贯穿着“习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读—习—读—习”任务化教学,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本身,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整本书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带领下,在高效又深度的学习中有所悟、有所得。在整个过程中,樊老师将点赞的印章盖在了每一个完成了的任务单上。抄写后要当堂听写,课后习题要当堂完成,这样才是高效率学习,学生才能有效记住。
我们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要把多少课堂还给学生呢?管建刚老师给出的答案是70%的课堂还给学生。但如何把这70%的课堂还给学生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能通过个别提问,关键的三个字是“每一个”,将口头提问换成书面提问,将提问个人变成全班能完成的任务单。把70%分钟还给学生有两大益处: 学生不开小差,学生大量课堂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高质量完成。
构建班级Q币激励系统
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效激励工具,由樊老师为大家开展关于习课堂Q币激励系统的讲座,她说到,在她的班级中采用Q币奖励系统之后,大大提高了学生正确率。学生通过小组竞赛、作业单、阅读单、班级周报发表论文等形式获得Q币,当然有奖也有罚,如果学生拖欠家庭作业就会扣除Q币,如此激励形式,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Q币激励系统也是大有学问的,老师们采用这个机制要注意几点:一是不随意增减Q币赚取途径,二是注意防止学生的私下交换,偷取Q币等不好行为,三是各类券(通过Q币换取的)的定价与说明。根据樊老师自己班级的案例,通过这样激励课堂纪律会变得更好,学生写作业速度变得更快了,效率更高了。课堂管理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责任。
课堂管理不等于管纪律,课堂管理是一门学问。家常课改革开发了家常课管理口令、家常课管理手势、家常课激励印章、课堂激励Q币等,这些“组织、管理、激励”是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管理工具。家常课改革,完整落实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个常理。
樊小园老师用她的事例告诉我们:老师夸的方向就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只有看见学生的好,学生才会好起来
3月22日下午,北京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和她的团队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作文课《认识一种事物》,以及他们的新课标落地之主题研究
主题教学 ——"文以载道之路
清华附小的王峰老师在围绕介绍一种事物写说明性文章,从习作前、中、后,从面临的困难来指导,介绍,聚焦主要特点,尝试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说明白。这节课把学生初试身手,初试写作作为起点,挖掘资源作为重要教学依据,使这节课从平面的、直线的设计成为了有阶梯型的设计。学生的习作能力自主得到了建构,在课堂上的呈现很好。
习作单元的特殊性在于,任务情境是很明确的,学习本单元课文完成习作。教师的设计充分利用好教材设计的这个语文学习的情境,对于初试身手和习作本身的关系,进行适切的安排,把初试身手作为整篇习作的一个局部来思考。课堂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说清楚”,每一个特点怎么说清楚,一件事物怎么说清楚,循序渐进,理清学习逻辑,课堂朴实自然又真正落在点上。
从学生的一封信及学校的一棵树说起,在学校的六年,每天从大树旁经过,感受它春夏秋冬的变化,毕业的学子留下寄语,“未来仍想和大树一起共成长”。由学生的共成长,延伸到教育的“共可能”,3月22日下午,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
她以“为成长的‘共可能’”为题,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落地解读教育家精神,分享自己作为教师、班主任、校长的教育实践,阐述师生成长共可能的三点思考:课堂里的共生、科学融合的共创、社会实践里的共担。现场金句频频,气氛热烈。
在窦桂梅看来,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是鼓励所有人要去当教育家,而是找到弘扬教育家精神最关键的微观基础——坚守三尺讲台、专注一间教室、扎根一所学校。
以“我的专业成长”视频导入,窦桂梅带领现场的校长老师们回顾她作为语文教师的自我成长与专业追求历程。
基于语文教育的要素,她提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后,怎样站在课程的高度,构建提升儿童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语文课程体系?“主题教学”孕育而生。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庞大繁复、千头万绪的学校工作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窦桂梅将语文主题教学“主题·整合”思想迁移到学校课程改革中,构建了学校“1+X课程”。
“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再到“1+X课程”,窦桂梅说她的专业成长一直都跟着语文教学大纲、课标走。
为此她提出,成长共可能首先在于“课堂里的共生”。立足课堂,回到事情本身,和学生一起成长,遵循学科本质规律与儿童身心特点,在核心素养培养中,融通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学习逻辑,实现师生自我的超越。
其次,成长共可能在于“科学融合的共创”。换言之,课内课后打通,立足教材与学科融合,多种方式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窦桂梅以清华附小的实践为例,分享在“1+X”课程里,通过“1”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和“X”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三,在于“社会实践里的共担”。窦桂梅表示,实践活动强化问题解决能力、社会公共生活参与能力,有助于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学校、师生、家庭、社会的教育生态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老师辛苦付出,而学生却能收获更多。成长的“共可能”背后,实则是为儿童成长的“共可能”展开实践思考。干货满满的分享,给现场一线教育工作者带来理念和方法的引导,讲座的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3月24日上午
艾青笔下的《绿》,绿得摇曳、绿得梦幻、绿得闻风而动。绿是生命的体现、是希望的象征。潘文彬老师的课堂“灵动而朴素”。他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了四个学习任务:一是读诗,提出疑难问题;二是解诗,领会诗情画意;三是诵诗,抒发诗情画意;四是作诗,表达诗情画意。教学中,引领学生“诵读,次一一想象画面一-创编小诗一对比感悟”,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允分对话,内化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境,感悟作者情感。
为了儿童的语文学习
此次观摩学习,老师们对新课标,语文主题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本次观摩课,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让大家在博采众长中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让我们一起为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