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是第29届“世界结核日”,今天活动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为进一步宣传结核病防治,当天早上,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党支部、感染内科等近20名工作人员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综合大楼广场举办“世界结核日”义诊咨询活动,现场设置义诊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海报,免费测量血压、血糖。
一大早,义诊服务台前便有不少群众来进行健康咨询,其中大部分是附近居住的老年群众,他们对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对居民群众进行结核病的普及是重中之重。其中一名市民向赵毅副院长问诊“老是咳嗽、咳痰怎么办?是得了结核病吗?什么是结核病呢?”,赵毅副院长详细询问其症状、查阅其胸部CT后解释道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向其详细讲解了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于感染了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的器官,比如,侵犯脑膜为脑膜结核,侵犯骨骼为骨结核,侵犯肾脏为肾结核等,最常见的是侵犯肺部引起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类结核病的80%以上,是造成结核病传播的主要类型...”赵毅副院长的耐心解答让该市民逐渐不再紧张,放下心来。
除了邻近的居民,有不少即将升学考试的学生来院进行考前体检,并前往义诊台咨询解读体检报告,朱芳成主任不仅为其详细讲解体检报告,还向同学们及义诊其他民众分享介绍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我们如何预防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通过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杆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此外,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也是易感者,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尘肺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所以平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勤通风勤洗手,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那感染了结核有哪些症状?我们该如何判断?”一名阿姨问岳华山主任。岳主任解释道“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者抵抗力下降时,可患上结核病。结核病初期症状比较轻微,不易引人注意。随着疾病进展,肺结核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逐渐消瘦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肺结核患者的症状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一些其他疾病可能表现为同样的症状,加上肺结核的早期症状易被忽略,有的被误认为感冒、气管炎而延误治疗。因此,如果咳嗽、咳痰超两周或有咯血症状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同时,为了使结核病的科普更通俗易懂,使市民群众对于结核病的预防及诊治的了解更深刻,科室医务人员向前来义诊的民众发放结核病宣传手册,其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漫画向广大群众普及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使结核病的普及面向基层,面向普通民众,使结核病的普及取得更好更广的宣传。
通过此次线下结核病科普义诊活动,力争让全社会公民共同参与进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达到了预期宣传目标,唤起民众并加强其对结核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快速控制、积极治疗结核病,号召全民行动起来,终结结核病在全球的流行,提升了我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我们将继续坚持开展健康义诊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共同追求健康和幸福,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健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