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星引航】—走进马娜工作站
陕西省教学能手
曾赴英国剑桥大学&
我的破译--优秀者的自我镜像
(关于起源)过去的几个月,我一直在听魏智渊老师的“家长课堂”和“教师课堂”,也一直在阅读魏智渊老师的《高手父母》和《高手教师》这2本书。晚上睡前阅读,周末散步时听课,碎片时间思考并做记录。有时的感受像是打通了之前的很多思维和实践,觉得无比通透。有时的感受像是重塑了新的认识和观点,觉得提升进阶了不少。
(关于经历)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我和开心的共同成长及互动,结合刘校长所发布的“智慧育人体系”“天生我材必有用”“多元评价多元认识每一个孩子”等,结合我作为家长的家庭教育生活,结合我作为教师的校园教育生活,其实不难发现,我们都在追求培养优秀的孩子,那么,如果成为优秀有所谓的密码的话,我赞同魏智渊老师的破译,即“构建优秀者的自我镜像”。
(关于优秀)在这里,我并不想定义优秀?什么标准是优秀?大众眼中的优秀,主流观点中的优秀?都不是,更恰当的解读是,内外部结合后,最终独属于自己的优秀。
(关于周围世界)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就像一粒种子的萌芽和生长既决定于自身的基因,又离不开土壤,阳光和水分。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讲内因或外因,天赋或环境,假如我们一定要从中选出一些重要的因素,那么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天赋,环境,选择,努力。
(关于成长型思维)你认为选择和努力更重要,还是天赋和环境更重要?如果你认为天赋和环境更重要,那么你就是固定型思维。如果你认为选择和努力很重要,那么你就是成长型思维。这与事实无关,而是我们选择了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认知。现在的重点,不是哪种认知更正确,而是哪种认知更容易促使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关于习惯)其实,一个人优秀与否,主要取决于习惯。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程序。对于优秀者来说,努力是一种习惯。而优秀本质上就是一种习惯。
(关于自我镜像)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努力的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帮孩子形成优秀者的自我镜像。孩子一旦认为自己是个优秀者(事实上的或潜在的)就会以一个优秀者的方式去建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就会变成一个努力的人,并让努力成为习惯。
(关于自我镜像历程)一个孩子要变得优秀起来,他就必须拥有优秀者的自我镜像。这并不代表孩子此刻是优秀的,而是孩子坚信,他原本就是优秀的,或者他最终会是优秀的。优秀,是孩子的理想自我。这个理想的自我镜像,既可能指向遥远的过去,我生来就有优秀的可能。也可能指向遥远的未来,我的生命必将是一个奇迹。还可能指向现在,我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要守护好我的王位。
(关于我的实践总结)关于建构优秀者的自我镜像,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做的:成长型思维语言积累的天天坚持;总是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总是不断地表达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让他们之间相互发现相互学习。回想自己小时候学习初期也曾遭遇挫折,怀疑自己,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一位新接班班主任似乎随意的一句话一句相信,让我像是看到了曙光抓住了稻草,建构了原来这方面我是优秀的自我镜像,从而通过一方面的优秀镜像,打通并建构了全方面的优秀自我镜像。回头来看,真是不可思议,真是改变一生。因此我从20岁开始当教师的这20年,便始终实践这一点,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也许只是班里的一个孩子,同时,却是某个家庭的全部。
(关于辩证思考)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优秀,也有其阴暗面。优秀者的自我肯定,往往大多来源于外部,借外部的成就来肯定自身。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来对深层自我的压抑,以及日常化的焦虑感。而我的破译便是,建构优秀者的自我镜像和成长型思维积累的结合,实现外部与内部的融通,或者说更多积蓄内部的力量。
(关于未来)因此我更想成为一个麦田守望者,更重视基础的培养,例如善良,教养,阅读,核心素养,以及生命内在的向上感。正如我自己课堂上的每日成长型思维语言积累,我自己生活中的每日阅读,每日记录,每日分享,都是在给自己积蓄内心的力量,都是在践行麦田守望者的使命。相信岁月,相信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