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齐桥学区五军寨小学二十四节气立秋综合实践活动

魏玉晓
创建于2022-08-07
阅读 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立秋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习俗

吃瓜

  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学生们亲身感受立秋习俗!

贴秋膘,包饺子

  “贴秋膘”的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北京、河北一带,就是“以肉贴膘”的意思。

        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这就是“贴秋膘”的由来。

        五军寨小学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包饺子。

吃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

绘立秋

  同学们通过对立秋的了解,绘制立秋手抄报。

收集立秋古诗

  二年级的同学收集有关立秋的古诗!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阅读 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