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梓教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那么,作为校长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校长靠什么来推动一个学校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维度。
修炼自己成为学校的灵魂
校长依靠什么来办学?校长办学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校长办学的强大力量就是校长自己。
校长自己如果没有力量,那么他的资源汇聚不来,人脉构建不起来,学校就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切原点是校长自己,所以要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是以更优秀的校长去建设更优秀的学校。
所以,校长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就是修炼自己成为学校的灵魂,让自己更优秀。
说句不客气的话:当上校长不算成功,如果一个学校因为你做了校长越办越好,这种校长才算成功。如果一个学校因为你做校长办得越来越差,还能说成功吗?
据我观察,一个校长要把一所学校办好是不容易的,但要把一个学校办坏是很容易的。
所以,要真正把学校办好,校长必须要有“自我”。在这里“自我”不是自私。校长要把自己的理想、情怀和人格力量传递给学生、老师,并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校长要像树一样立在校园里,把根扎深,把梦做大。凡是办得好的学校,校长一定有着强大的自我力量。
激发理想的力量
第二,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是源于理想的力量。我一直认为,一所好学校,一种好的教育一定是一位有理想的校长带着一群有理想的老师去做理想中的教育。当前,很多人都不谈理想了。我们也知道,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然而,请校长们记住,今天一切的美好都是曾经的理想使然,正是理想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而我们今天基础教育最大的短板,最悲哀的一件事就是理想天花板太低。一个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个好大学。好大学,比如北大和清华是不错的,但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社会,好大学算什么?人生总比大学大,人生总比大学长!
所以我认为教育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激发理想的力量。人有没有理想,精气神是不一样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校长必须努力把老师和学生打开。打开师生的理想,打开师生的生活,打开师生的行动,打开师生的境界。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校长一定要为这个学校注入理想和行动。
优化学校治理,倡导实干兴校
第三,要优化学校治理,倡导实干形象。一个学校要高质量发展,跟风气密切相关,跟治理密切相关。一个学校的治理水平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治理水平决定了学校的资源使用水平,决定了老师的投入水平,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
一个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治理水平提高。而关于学校治理,我们很多校长都有一种心态,都想去证明自己很能干。但是,对于一个校长来说,能干不能干,不在于你自己能干多少,而在于你能带着多少人跟你一起干。
一个好学校不是靠校长一个人做出来的,而是一个能干的校长带着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干出来的。
另外,治理决定了校风。一个学校如果干活是一群人,获奖得利的是另外一群人,试问这个学校能好吗?所以我们说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得有一种好风气,一种务实的风气。好学校是校长带着全校师生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全面构建新型育人方式
第四,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校长必须构建新型育人方式。教育有阶段性。我们办学,既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也不能把明天的事拿到今天来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今天能做的、该做的做好。我们这一代校长,推动教育转型发展,给我们空间最大的就是构建新型育人方式。智能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需要各种各样的创新人才。
我们知道传统的育人方式育不出这个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你让学生做题做得再多,也做不出创新能力。以机械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把多少孩子教得没有了思考能力?育人方式变革,是我们所有学校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突破点和增长点。
一个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去探讨适合自己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新的育人方式。育人方式包括课程、教学、评价、空间等多个因素。推动育人方式变革,首先要推动课程改革。当前,课程改革的最大空间不在于学校开发什么课程,而在于怎样把国家课程落下来。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心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就课程改革而言,大自然是最永恒的课程,历史是最深沉的课程,社会是最丰富的课程,生活是最生动的课程。我们所有的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把孩子带入自然里面,把孩子带到社会里面,把孩子带到历史里面,把孩子带到生活里面。
然后还有教学方式变革。素养不是坐着听就能培养起来的,主要是在动手做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根本的就是要让学生从坐着听转向做中学,不是学了知识再去应用,而是在应用中学习。所有的学科都能用的两种方式,一个是自主学习,一个是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方式变革,就是要把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等常态化、普遍化。
育人方式变革还必须关注评价变革。现在有一个观念我是坚决反对的,叫评价先行。教育评价是有悖论的。第一,谁在做评价?任何一个行业,是最顶尖的人去做评价吗?不是的。基本上做评价的都是行业里面中等或者中等偏上一点甚至偏下一点的人做评价,那么这就相当于让行业里中等的人或中等偏上的一点人去引领整个行业发展,这是不是一个评价悖论?
评价还有一个悖论,评价是面向未来的,不是去追究责任,评价永远是引领未来的。当一个事物未来的本性还没有充分展开的时候,我们就用过去所获得的那些经验去评价,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评价的悖论?
中国有句古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按理说是“密”而不漏,可为什么是“疏”而不漏呢?智慧全在这个“疏”字里。这个“疏”,为人的发展留足了空间,留足了弹性。因此,教育评价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教育评价,不是拿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孩子,而是为各不相同的孩子寻找一把适合的尺子。
促进工作和研究的融合
第五,促进工作和研究的融合。我今天在这里讲,深圳市高级中学为什么能越来越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机制是他们把工作跟研究结合起来了。比如,大家都很关注高考,那么,怎么提高高考成绩呢?不是机械盲目的训练,而是从高考命题出发,进行反向研究,进而以高考命题引导教学的高效性。每一堂的效率高了,每一位老师的效率高了,每个学科的效率高了,高考怎么可能不好呢?各个学校面临的问题不一样。仅仅依靠模仿已不能解决问题,惟有研究才可能解决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世界500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一定在研发部门。华为之所以能成为华为,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研发部门。模仿最多让你赶上别人的昨天,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明天。一个学校只靠模仿别人,借鉴别人是不可能高质量发展的,只有研究才能找出解决你自身独特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
重视教育文化和生态建设
最后还有文化和生态教育。教育是文化的事业,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育人。因此,教育高质量发展还必须要有高品质的文化建设。另外,教育资源也非常重要。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又多又好的教育资源支持。为此,要有良好的教育生态。一个优秀的校长,既能把更多的优质资源汇聚到学校,同时又能够不断优化教育生态。我们现在要用好校内资源,整合社区资源,转化城市资源,共享数字资源,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我们这个时代,据我观察,成功的人太多,幸福的人太少,而我们做教育的,我希望大家都能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