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联动促融合  携手共研同发展——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大隆中学、梨木中学联合开展教研交流活动

岑溪市梨木中学
创建于2024-03-23
阅读 33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促进教师互相沟通、学习、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积极做好今年中考会考的备考策略,2024年3月22日,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大隆中学、梨木中学开展了三校联合教研活动。水汶华侨中学副校长秦丽萍、教导处主任唐荣梅、大隆中学副校长侯宗勇、教导处主任石霄燕、梨木中学副校长周丹、教导处主任李达权以及三所学校的科组长、备课组长及九年级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在梨木中学开展,由教导主任李达权主持。

        本次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开展相应科目的集体备课活动;二、由梨木中学李达权主任作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介绍;三、开展科对科中考会考备考交流活动。教研交流活动按计划逐项进行。

集体备课活动

        语文科集体备课主备人是梨木中学的孔祥浩老师。孔老师备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她从古诗词内容分类、思想感情分类及常见出题类型这几个方面来讲述她的备课过程。随后在场的其他老师纷纷加入到专题复习的研讨当中。

       数学科主备人是梨木中学的陈夕老师,他备课的主题是勾股定理。陈老师从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能运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解勾股数的定义,探索常用的勾股数的规律,能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这几个目标来讲述他的备课理念。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备课建议。

        英语科主备人是梨木中学的饶凤娇老师,饶老师和七年级备课组各成员就学生学情、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当堂检测及堂堂清练习这五大方面进行集体备课。邱扬宇老师就内容分配、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提出她自己的想法。玉晓梅老师就学习目标方面应加多两个目标——技能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莫新枚老师就在教学步骤中增加视频导入会更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卢宇邦老师则就当堂检测方面提出检测方式要多样化的建议。其他老师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政史地组的主备人是梨木中学高天明老师,高老师认为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堂的转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被广泛认同为未来备课的核心导向。议题式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而聚焦于依托现实问题来驱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深度挖掘、自主探索,形成独立的价值认知与行动决策能力。

        对此,其他老师表示认同,认为对于此类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不仅需具备深厚的专业底蕴,更要在设定和引领议题讨论上展现出独特智慧,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焦点,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同时,还需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法,构建一个开放、包容且充满互动氛围的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理化生组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是梨木中学高静老师,高老师主讲的内容是《压强》,主要内容包括对压力的认识、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并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贯穿本章的主线。它既是前面学过的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以后学习液体的压强和浮力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在场的其他老师认为,本节课是典型的概念建立课,教材突出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在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概念的建立过程,进而明确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交流中,教师们不断提出如何解决重难点的突破,不断完善了教学设计,使这一个新学的知识点得到了质的提升,也更加肯定了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

      本次备课遵循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遵循了核心素养内涵,能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物理,在生活中运用物理。

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介绍

        梨木中学李达权主任在学校学术报告室给大家介绍了梨木中学的教育教学情况。李主任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三清”工作,年轻教师的培养这几方面来介绍。他认为,备课关键备学生,还要立足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做好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优培优,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不断壮大学校优质的师资队伍,让学校的教学成绩稳步提高。

中考会考备考交流

研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三个学校的老师科对科进行中考会考备考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立足于学科教学特点,结合近几年中考新题型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经验分享。各科教师分享了备战中考会考的策略和方法,为即将中考的2021级提供了诸多建设性建议和策略。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美好的相遇。本次联合教研交流活动通过集思广益、交流碰撞,教师们得以分享彼此在教学实践中的先进理念与宝贵经验。凝聚集体智慧,研思同行,在求同存异中真正实现智慧与资源共享。汲取养分,不断成长,共同发展,有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十年辛苦为今朝,十年耕耘成正果,十年付出得回报,十年努力今收获。祝愿所有的初三学子,十年寒窗,一朝中考,金榜题名!

        

阅读 33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