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聆听您的声音……   ❤️家长朗读者第2期——-新苗

芒果
创建于03-23
阅读 5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家长朗读者分享.第2期

NO.2

滋养心灵 共同成长

新苗班刘一卓妈妈:《对分享的误解》

00:00
03:14

对分享的误解:

(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在小班里组织分享课程,会看到家长们鼓励并期待2~3岁儿童进行分享行为,一旦孩子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就会被批评和教育。成人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孩子抠门、小气,殊不知,这些行为在破坏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

00:16

分享的本质是什么?是我乐意把属于我的东西主动地与他人共享。这里有两层重要的含义:

•第一,是“建立物权概念”,如果儿童连什么是“我的”“你的”都还没有清晰地确定,他所谓的分享,是分享谁的东西呢?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概念,并尊重他们拥有自己的东西。

第二,它是一种主动行为。在外界的赞扬声中、在老师和家长期许的目光下,一些孩子们所谓的分享行为,只不过是为讨好老师或家长,换取赞扬的一种行为,无关慷慨。

00:55

一个连“自我”都不健全的人,又如何谈得上帮助他人,更谈不上乐于分享。所以,分享应当是儿童自我意识建立之后的主动行为,而不是成人胁迫下的被动行为。

一般情况是,儿童2~4岁是强化自我意识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特别在意“我”和“我的”,往往不允许别人碰他的东西,当自己有主意的时候,也往往不听别人的意见。这些行为,其实是孩子第一次的独立宣言。

当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我们发现4岁左右的孩子开始逐渐有分享的愿望,有些孩子会表现得特别强烈,他们似乎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好东西、一些发现、一些新感受分享给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发现通过这样一种交换行为,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可以享受同伴带来的玩具和美食,可以体会到更大的乐趣,于是,他们变得愿意主动分享,这是自然而然的一种主动行为。

这才应当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家长朗读,下期再见👋

阅读 5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