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每年3月23日的纪念日,它的由来与气象学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紧密相连。早在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随着公约的推进,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使得公约在3月23日正式生效。这一天,不仅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的正式生效,也意味着国际气象组织正式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WMO),并在次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决定从1961年起,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今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山西晚报联合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举办了气象日科普实践活动。上午9:00,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五小学22名小记者走进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参与气象日科普实践活动。
山西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百叶箱、雨量桶、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雷达车等气象测量设备,他们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气象设备及其工作原理。随后走进各类气象实验室,体验风洞实验,探究气象监测奥秘。小记者们仔细记录,踊跃提问,全面了解了气象监测相关知识。
工作人员为小记者们做了气象科普讲座,全面介绍了气象日的来历,气象发展历史、观测项目及气象。会后小记者们分组进行“立蛋”,感受古人对气候的关注,体验传统习俗的趣味。
本次活动非常具有意义,不仅锻炼了小记者们参与新闻采编的能力,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质,引导孩子们关注气候变化,增强对气象的理解。
拍 摄:李晓艳
编 辑:黄 彦
审 核:刘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