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5】上好思政课,做好行路人——记课题组成员参加江西省2023年“国培计划”乡村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

吴娇
创建于2024-03-23
阅读 21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种树培根,育人育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为了加强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训高素质的思政课教育人才,促进乡村小学思政课的整体发展,3月21日,课题组主持人吴娇赴上饶参加由上饶师范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3)”——江西省乡村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

   3月22日上午九点举行完隆重的开班仪式后,我们就进入紧张的学习中。第一堂授课的是上饶师范学院的童腮军副教授,童教授用相关案例引入此次授课的主题《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健康成长——如何做一个忠诚的学生成长的守护者》。童教授在课堂中告诉我们:教师要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家。大家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听完课后,我们深知:作为一名思政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道德健康,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午的课程是由上饶师范学院的张灵教授带来的专题讲座《讲师德,铸师魂;为人师表,做“四有”好教师》。张教授从理论方面给我们讲述了何为“师德师风”?如何为人师表,做“四有”好教师。通过张教授的培训,我们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很重,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才能不负重托,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四有”好教师。

        聂小峰老师围绕《“大思政课”协同多方育人合力的探索实践》为讲座主题,从五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大思政课”的理念和探索与实践:

①“大思政课”提出的背景

②“大思政课”概念的界定

③“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

④“大思政课”的显著特点

⑤(瑾山小学关于小学思政课)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学然后知不足,在此次学习中,我们认真汲取所学知识,并有所感悟: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要提高思想站位,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多个方面,去探索思政课堂的教学方法并积极去实践思政课!

       下午,聂小峰省级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王婧怡老师以“坐进童心  看见童真  接上童气——轻叩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门”为主题,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创设情境:在整体情境中卷入学习

二、观察生疑:在细节观察中生疑发问

三、唤醒经验:在班本方案中选择资源

四、体验自悟:在投入活动时感悟升华

五、实践导行:在回归生活中生长德行。

        

        2024年3月24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马院院长、教授、硕导王文华老师以《如何坚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守正创新”》为主题讲座,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以及相关会议精神为抓手,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路径、建设成效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告诉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下午,来自上饶师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夏昌武副教授带我们研读了《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他主要从学习要求、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理解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2024年3月25日上午,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刘义程教授以《未成年人保护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为主题讲座,刘教授从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来自谁的伤害、如何保护、学校和老师该怎么做等四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阐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培训学习,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保持自身的储备知识常新,与时代接轨。心中树立好教书育人、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思政课目标,让思政课不走偏,不肤浅。

供稿:吴  娇

图片:吴 娇

审核:课题组成员

  本篇为萍钢小学2023年度市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红色文化>课程实施活动的研究》课题动态5

阅读 21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