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当孩子不能正确表达负面情绪时,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内心的不适。例如,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压抑情绪,另一些孩子可能会通过打架、言语攻击来发泄不满,这不仅伤害了他人,也影响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无法有效表达负面情绪的孩子也会无法处理人际冲突,可能就会在同伴关系中遇到困难,导致孤立无援。因此,合理表达负面情绪对孩子来说有着诸多益处。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还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挑战和压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就由张馨月老师讲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负面情绪》,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负面情绪,因为这是给孩子最基础、最重要的生活教育。
一、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情绪,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可以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是让我们一蹶不振的绊脚石。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管理它,情绪就会成为我们最忠实的伙伴。
二、应对孩子负面情绪表达的错误方法
1、禁止孩子发泄情绪
2、站在高地批评孩子
3、一直安慰孩子没关系
4、忽略孩子的情绪表达
情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晴雨表,有时明媚如春,有时阴霾密布。然而,真正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并不容易。心理学认为,每个情绪背后都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心智成熟的人,往往能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当情绪扑面而来时,心智成熟的人,往往是在处理情绪背后的需求,而非情绪本身。
三、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喜怒哀乐,每种情绪,和大人有着同等的分量,那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体验,应该被认真对待。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在孩子心中郁结,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不利于孩子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只有允许孩子表达出来,家长才有机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提供及时的帮助。家长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被看见、被重视,能够肯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生出勇气和积极的能量。所以,当孩子坦诚地在你面前表现出情绪,是一件好事,说明他足够信任你,也是在呼唤你的爱和帮助,这真的很可贵。
四、先回应情绪,再处理问题。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指出:“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正确回应,会让孩子尽快地平静下来,学会如何释放情绪、控制情绪,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之后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或是规范行为,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过:“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加上表达能力的欠缺,因此做不到像成年人那样的冷静、淡定。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于是通过发脾气、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获得成人关注和同情。比如想要玩具家长不给买;想要妈妈立刻抱抱自己,妈妈一直没抱;想要出去玩,家长不让......在这些时刻,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不论能不能满足孩子,孩子的行为对不对,家长首先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让孩子明白:我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不代表我不好。比如:孩子想要玩具,不给他买,孩子哭闹,家长可以说:“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不给你买,你很生气,还很难过,对不对?”孩子背课文半天背不出来,气得把书往桌子上砸,还想要撕掉,家长可以说:“我很理解,背不出来,心里很着急,还对自己感到生气,是吗?”如果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先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感觉怎样,做一个倾听者,给孩子一个释放的通道。这样的允许和倾听,不但有利于孩子平复心情,还能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孩子将来学会管理情绪的基础。
第二步,处理问题,告诉孩子原因有些家长会觉得,总是顺着孩子的情绪,会不会惯坏孩子。其实不然,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教孩子规矩并不冲突。如果家长能够做好第一步,会发现,孩子渐渐冷静下来,能听得进去父母说的话了。这就是接纳和理解的力量,孩子获得安全感,卸下心理防备和攻击性。此时,家长再去引导孩子,效果会更好。
五、给孩子处理情绪的机会
孩子发脾气,我们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认识到消极情绪的意义,我们就知道,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用转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讲道理。 所以,对孩子哭闹的方法是:在发现有点情绪,可能会发作时,如果不需要我的帮助,可以找个借口躲开。通常一走开,自己很快就没事了,当真的发作起来时,再回来有时啥也不说,摸摸头擦眼泪。如果我自己也生气,或者孩子拒绝接近,那就捧本书待在旁边。如果是孩子特别不讲理的事情,就义正言辞地说几句。这种慷慨陈词也有用,能帮孩子看清自己行为的后果,看到引起的反应,当孩子自觉理亏时,理智就开始恢复,就战胜了情绪。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自己能保持中性态度,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平复情绪。有很多情况,孩子是被家长的坏情绪火上浇油,愈演愈烈。
六、教给孩子处理情绪的方法
负面情绪犹如洪水堵不去疏,像大禹治水一样得给它疏通。
身体放松法:深呼吸,情绪特别激动时,但还需处理当下的事情时,反复深呼吸并倒数10秒让自己冷静下来;运动半小时,与其沉浸在糟糕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不如运动去。运动时,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的心理和行为的肽类,其中一种叫做“内啡肤”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作用于人体能使人产生愉悦。
直接宣泄法:在安全的地方喊叫、哭泣、打拳等。比如打沙发打枕头(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
倾诉法:找人聊天、写日记感觉到自己的情绪糟糕时,尝试写下来,自己和自己对话也是排解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文字能治愈人心,撰写的过程也是梳理自己情绪的过程。
转移法:画画、、做手工、听音乐、看喜欢的节目等。
然后,当自己冷静一些之后,教给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样做才能避免那种情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七、学会分析与复盘
复盘分析也是我们情绪管理上的必修课。每次情绪发泄之后,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要做一次深入的复盘。分析得越透彻,对情绪的掌控力就越强,下次遇到类型的情绪问题,就不会手足无措出口伤人了。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表现出情绪的时候,考验着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多一份耐心,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和成人思维,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去体会他的困境的感受,帮助他理解情绪、表达情绪、管理情绪。好好回应孩子的情绪,他会在这样的爱和尊重中,成长得自信、阳光、乐观,更容易收获精彩、幸福的人生。
家长们用心学习的精彩瞬间!
撰稿:一(1)班黄梓乐、五(1)班黄雅婷家长邓秀云
图片提供:一(1)班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