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孟鑫洁
为了实现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梁邹小学主张在课堂中实行以素养为导向的四步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对于如何理解以素养为导向的四步教学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有诸多疑惑。所以通过研讨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答疑解惑或是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四步教学法中的第一步:自主预习,问题驱动。即借助问题情境或其他导课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这一环节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讨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研讨会伊始,吕晓林主任首先对本次研讨的目的和要求进行阐述,言语之间饱含对新教师的殷切期盼。
三位优秀的新进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表达自己对“自主预习,问题导向”这一步认识看法。
首先是执教语文的张雯老师,她以《琥珀》一课为例,结合本单元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孩子们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主线。同时,在大单元任务群教学的要求下,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加深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执教数学的王晓娜老师,从数学的角度,以《认识钟表》一课为例,谈自己的认识看法。王老师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尝试、交流和领悟,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提升思维能力,累积数学学习的经验。
王欣老师谈自己的认识看法。
新进教师发言后,由吕主任谈关于四步教学法的看法。他提到:四步教学法就是让老师到后面,把学生往前推,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如何做好预习工作,需要教师选择选择适应文本、适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在过程中不断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各学科组成员,针对本学科组特点,分组交流认识看法。语文组在王文老师的带领下,针对如何高效预习,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提问并解决等问题,展开讨论。
袁甜甜老师提到: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要考虑学生的学情,问题不能“揠苗助长”过难,也不能过易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问题的设计还要从现实情境中出发,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问题中。并结合自己在新晋教师展示课中的经验问题进行阐述。
张天华老师提到:要走好四步教学法的第一步就要在课堂上手把手教会学生如何自主预习、学会在把预习这件事情放在课前进行。在课堂上尝试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自主预习时间。首先从字词方面入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的字词还比较少,在预习时要借助字典等工具将课文中的生字词“障碍”铲除。但如何减少对课堂时间的占用,是下一步的解决重点。
数学组在宋永田校长和吕晓林主任的带领下,结合教学实际,交流沟通。
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收获颇多。
李春风:对这些问题有了拨云见月的认识,在我看来,四步教学法是一种抽象意义的说法,它存在于老师的思维意识里,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呆板地按顺序的进行,而是按照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的思路进行,在这些过程中,可以不断衍生新问题,调整教学顺序,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
刘喜茹:问题驱动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存在,并不是一种新的理念,但培养核心素养这一新的目标对问题驱动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问题的来源要体现关键性,这既表现在学科维度上,也表现在学生维度上在学科维度上,关键表现在揭示学科本质的问题,或引发学科思维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把课堂交给学生,把问题发言权交给学生,以学促教,给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关注小组合作中每个组员的参与程度,以此进行相应的指导点拨。
王晓娜:问题驱动式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数学教学任务,紧扣核心问题启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必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数学化的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