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教研活动为听评课。教研活动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在高三(7)班听余英老师的授课。第二部分为评课。
一、余英老师的授课过程
余英老师本次的授课主题为《湖泊的演变》,授课地点为高三(7)班。
课前学生预习课本知识,大声朗读,富有活力。新课导入部分,余英老师以青甘大环线中的打卡景点青海湖为例,引入本次要授课的主题——《湖泊的演变》。
探究问题一:青海湖的位置
显示三张青海湖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生动形象,便于记忆。
探究问题二:青海湖的形成
青海湖的形成由俩部分组成,分别是湖盆的形成过程以及积水的形成过程。
介绍湖泊的类型,并提问青海湖属于哪一类?引起学生探究。青海湖属于咸水湖和内流湖。并以此引出探究问题三:湖泊的演变。
探究问题三:青海湖的演变
给学生分发资料,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分析青海湖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结合湖泊的水盐平衡原理分析青海湖的盐度变化。引导学生总结青海湖成为淡水湖的知识建模后,让学生自主构建青海湖成为咸水湖的知识建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
最后展示青海湖面积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分析近几年来青海湖的面积变化趋势。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青海湖面积在增大。
课堂板书展示
二、评课
全体地理教师在415教室对于英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评课。
余英老师的自评
最近考试涉及到的湖泊知识比较多,刚好进行一个微专题的复习。本次主要讲述湖泊的形成和演变。通过思维建模的方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不足之处是本次准备的不够充分。对学生的引导不足,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时间不够课程没有上完。
其他老师的评课
周老师:让学生分析区位比较到位,青海湖的总结也比较到位。水盐平衡过程讲的比较详细,过于复杂。学生不太能够理解,课堂反响不够热烈。水盐平衡环节可以适当缩紧时间,将影响和效益带入课堂是课堂结构更加完整。
姜老师:地理情境创设比较好。湖泊的形成演变环环相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描述是一个亮点。但是学生后期难以理解,导致学生犯困。
苏老师: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入,条理清晰,层层递进。青海湖演变的建模是一个亮点,这种训练模式比较好,课堂知识比较饱满。但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安静,与学生互动比较少,调动的学生积极性是一个问题。探究的问题可以设置成任务分配给学生。
辜老师:余老师的知识非常扎实,思维建模是一个亮点。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生动接上了湖泊的演变体现在哪里。整体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水盐平衡讲解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讲。教师的讲解过多,可以多采用合作探究法。内容设置过多,可以只讲受盐度变化的问题,舍弃湖泊面积变化的问题。因为时间原因导致课堂内容不够完整。
余老师:余老师的用词精炼,讲课思维十分清晰合理,落足到了高中地理知识网络涉及到了各方面知识的讲解。
舒老师:整体内容十分丰富合理,但是没有注意到后排学生的课堂反应。可能是由于课堂时间不够,导致后面讲解水盐平衡的速度变快了一些。
吕老师:通过青海湖的案例,以小见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但是课程结构不够完整,没有落实到地理实践力,而且部分知识与水循环的知识串联了。
童老师:课程开始以三组图片分析青海湖的位置是一个亮点。并设置三个探究问题,使课堂结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是后期水源平衡的知识过于复杂,导致课堂的内容不够完整。但整体课堂知识比较丰富。
以上就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全部内容。通过本次的听课与评课不仅是授课老师,包括我们这些听课老师都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