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三月,“语”君共研

丁燕兰
创建于2024-03-23
阅读 8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记广信区第八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为有序有效推进教育教学,落实核心素养,聚焦课堂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月26日广信区第八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期进行。

    本次研讨课由二年级党员教师黄翠执教古诗《绝句》。全体语文老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

    课堂伊始,黄老师创设真实情境,一下子引着孩子们走进春天的诗情画意中。从开始的古诗导入到进入《绝句》的学习,孩子们都在用美美的朗读声歌颂诗中的春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你发现了诗中哪些表示颜色的词呢?”孩子们眼睛一亮,“我发现表示颜色的词有黄、白、翠、青。”“是呀,加上颜色,这些词变得更加美丽有趣了。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吗?”这一下,孩子们口中的词语顿时就变得明快起来。“这样明媚的春色,你能把这些色彩放到诗句中读好它吗?”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细细品味着色彩之美,诗句之趣。

    黄老师的课堂灵动多变,引导学生想象黄鹂鸣叫和白鹭振翅高飞。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黄鹂在争论谁的歌声最动听,白鹭在自由飞向蓝天。在孩子们畅所欲言的过程中,“鸣”和“上”的教学水到渠成。

    课堂化难为简,主动探索。“同学们,再读读诗的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又有哪些读不懂?”“老师,我知道杜甫是在窗前看西岭的积雪。”“老师,我知道……”黄老师开放式的提问撞击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孩子们纷纷举起手各抒己见。

    在破解难题“含”字时,黄老师结合含的字形,引导孩子们口中会含着什么,后引发窗小西岭大,如何窗含西岭?在问题的索引下,孩子门更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去探索答案。

    相约《绝句》,相映成趣。每一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能收获一番独特的风景。本节课黄老师准备充分,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课堂简洁而有力,扎实而有效,是一堂高效、有序又不失生动有趣的课。

    独行快,众行远。精彩的评课环节,首先,由黄老师进行说课,阐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反思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自己外出参观学习的情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设计说明的体会和感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真正做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实现了学习成果的共享。


    接着,同年级语文老师畅所欲言。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引导进行了梳理与评价。重点围绕学生活动、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肯定了本节课的精彩亮点。本堂课黄老师采用了课前学习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文。注重学生课堂朗读和倾听,关爱到所有学生。

    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赞许黄翠老师执教《绝句》这堂课有深度,有思考。不论是课前的导入、课中的引导,还是课后素养作业的布置,始终紧扣单元学习任务,教给方法,扶放有序;同时,对她分享的《提取主要信息  揭开自然奥秘》报告给予充分肯定:聚焦学习任务群,落实素养目标。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课堂实践有了明朗的认识。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八小教师定能潜精研思,蓄力前行,让“语文学习任务群”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芬芳满校园!

图文:丁燕兰

审核:夏雯俊

签发:苏友辉

阅读 8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