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中一岁除,转眼间孩子们步入一年级第二学期。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变化不大,天真无邪的小脸蛋,你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在悄悄地长大。上学期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大有效了。经过漫长的寒假,他们在家是如何生活学习的呢?怎样调整自己的教育管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语数英三科老师对刘泽杨和刘梓航进行家访。



刘泽杨有个性。老师讲课基本不听,而且坐不住,但是成绩优异,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爱读书,读了不少的书,语言表达能力强,而且大方。他年龄虽小,但是力气大。班里值日打水、倒水的事都由他负责,非常热爱劳动。当其他同学有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心地善良。但是时常和其他同学发生小冲突,妈妈给其他家长赔礼道歉成了家常便饭。吃饭困难,不喜欢蔬菜,喜欢吃肉,不合口的饭,哪怕一小口,都是最后一个走出餐厅。如果老师不让剩饭,他吃到嘴里,也会反胃吐出来。
当我们走入他家的一刻,瞬间明白了一切。爸爸在电业局上班,妈妈每天全职负责照顾他,家庭条件优越。他之前有个姐姐,后来发生了不幸。这对妈妈打击非常大,幸亏有了刘泽杨,才让妈妈从悲痛中走出来。他的爸妈都50多岁了,四只眼就瞅着他,万般宠爱于一身。
妈妈笑着和我们讲,每天母子俩在一起都闹得鸡飞狗跳。孩子在家特别淘气,总是坐不住,又不听话。淘气起来气死人,只有睡着了才非常亲。妈妈带孩子出去从不敢放手,就怕丢了,自己年龄大了跟不动孩子。所以星期一到星期四下午放了学,就把孩子送到华栋练字。六日两天画画、游泳,乐高排的满满的。孩子干什么,妈妈就在后边陪着。妈妈累并快乐着,可怜天下父母心!
面对着这么一个受过伤的妈妈,我在和她交流时,没有给出她合理的建议,我只是希望她快乐,好好享受和孩子的幸福生活。但是今早,我在思考,现在孩子还小,她还能管的了。孩子再大点一点,结果会是什么样啊?妈妈也应该考虑到以后对他得教育管理吧?不能因为爱而耽误了孩子!我作为孩子的小学老师,只对小学负责吗?刘泽杨今年8岁,妈妈去年还一直用姐姐的照片做微信头像,后来我劝她才换成刘泽杨的,妈妈紧张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时间是最好的疗药,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在和她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刘梓航家住温州建材城。我们到达她家时已经7:40多了。妈妈没穿外套笑盈盈的出来迎接我们,他家是买土产五金的。吃住生意在一起,一进门就是刺鼻的电线味道,我顿时觉得嗓子辣的很。妈妈把我们让到二楼,味道依旧浓浓的,魏虹老师一个劲儿的打喷嚏,流鼻涕。孩子以为我们不来了,和爸爸出去吃饭了。
妈妈性格温和。妈妈和我们讲,孩子没有上过幼小衔接,学习有些吃力。妈妈不管生意再忙,只要他放学一回家,就辅导他学习。教不会时,妈妈生气了,就动手打他,打完就后悔心疼,然后妈妈就告诉梓航,只要一看到妈妈生气了,动手时,就跑!说到这里,我们都笑了。这是一个懂教育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只是时间问题,孩子学习一定会迎头赶上!
孩子二岁半就被送入幼儿园。这么小的孩子,很难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说话,所以长时间养成了在座位上,不出声独自抠手指的习惯。孩子离开妈妈害怕,但是他又什么也不懂,所以只能自己孤独的玩手指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原来不理解孩子的这一行为,总是批评他。现在我觉得自己反应太慢,让孩子受了那么多委屈。心里的创伤还得用爱来抚平。昨天和妈妈聊,我也没有反应不过来。今晚才意识到,一会儿再和妈妈微信聊。
他的姐姐现在天立上初二,只因父母做生意,没顾上管,所以姐姐学习被耽误了。父母文化水平,也辅导不了,妈妈只能送到天立,做以对姐姐的弥补。
现在妈妈不想历史重演,所以在梓航教育辅导上全力以赴。孩子善良,懂礼貌,是个好孩子。孩子内向,没什么。孩子动作慢,只因年龄小,也没什么。他被其他同学打了,只是平平静静和我告状,他不会打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孩子吃饭慢,有选择的吃,也没什么。有这么用心负责的妈妈,有这么好的孩子,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各方面都会发生大变化的!



时间就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流逝了。这次家访,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孩子的习惯养成都事出有因。张校长总是说,遵循规律。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但是他们又都成为了我们的学生。我们都喜欢习惯好的、懂事乖巧的、学习好的孩子,因为我们教育起来省劲,而且出成绩。可是真正验证我们是否能成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正是那些令我们头疼的学生。他们需要我们老师潜心探究儿童教育、心里成长背后的规律,养成他们,提升自己。家访就是学校和家庭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 ,行之有效方式。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家访的价值!与爱共行,家校共育,让家访一直进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