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
花开满径。
教研有期,
润物无声。
为深化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大单元备课,融合跨学科思想,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我校于3月12日~3月20日开展了普听课达标竞赛活动,此次活动全员参与,周晓博校长和中心校弋婧主任对课堂进行精彩点评。
课堂上,教师们扎实落实新课标理念,灵活使用多媒体,采用多种奖励措施,结合针对性鼓励语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此外,教师们能够合理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全身心投入课堂,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活力四射。新学期,教师们干劲十足,同学们信心满满。
语文组
《小猴子下山》一课申聪聪老师化身导游,带领学生游览小猴子下山途中所见所闻所做,寓教于乐,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最后以一个问句“小猴子回家后,妈妈会对它说什么呢?”延续学生对故事的猜想,不仅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还使学生亲身感受做事情要目标明确,始终如一。
柴丽佳老师所授《铁杵成针》先通过复习导入,了解作者,自主解题,接着运用学习文言文的几种方法,明句读,进而明句意,最后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等形式,与学生一起体会故事中的精神,从而和古人交朋友。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节课,李亚婕老师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通过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四个环节,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富有个性化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数学组
《认识图形》这一课王艺蒙老师设置“小侦探破案”的故事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最后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在通过寻找“脚印”这个拟人化的设定中,体会“面在体上”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有多重》这节课中,郝艳妮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1千克和1克,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樊晶老师的《分一分(一)》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从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多种实践活动,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樊老师借助数形结合思维,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将抽象数学知识与形象思维进行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概念。
《“重复”的奥妙》一课中,王嘉倩老师在孩子们充分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引导他们进行规律表示。课堂上以灯笼为例,让孩子们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它的规律,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分析和评价。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规律的多样化,发散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英语组
崔滢老师的《Days of the week》一课,整节课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环节从一首歌曲开始,新授时过渡到学生在学校一周的活动,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教授单词,迁移创新环节询问学生的兴趣,小组讨论“最喜欢在星期几做什么事情”,围绕合理安排时间,充实自己的生活进行主题升华。
综合组
孟斌祥老师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从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选段导入,词曲作者入手,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感知音乐情绪,熟悉音乐旋律,了解歌曲结构,从而轻松解决重难点,最后伴随歌曲律动结束本节课。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活波开放,课堂气氛非常高涨。
各教研组评课议课
课堂上,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组织的把握、是否突破重难点、教学效果等都做了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和分析。
听课活动结束后,各教研小组及时组织评课议课活动。首先授课老师谈所授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甚至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其次授课教师谈对本节课自我评价,紧着着教研组成员依次评课,形成了人人听课,人人反馈的良好教研氛围,在“给出去”和“拿回来”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竞赛中产生三节优质课,分别是申聪聪老师的《小猴子下山》、樊晶老师的《分一分(一)》、王嘉倩老师的《“重复”的奥妙》,弋主任和周校长分别对三节优质课给出指导性意见。
弋婧主任指出: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教参,研读新课标,根据本班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的闭环,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学有法可依。
周校长说道:“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与教研犹如两个翅膀,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相信通过这次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能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也能增强团队意识,使我校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
相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分享和交流,老师们都学有所获,也会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