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新教师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月22日,滨城区第六中学西校区生物组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陈哲老师和吕潇老师执教《物质运输的载体》。全体生物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
首先,陈哲老师以“公路运输”类比“循环系统”,巧妙地导入课堂主题。整节课节奏紧凑,课堂环节安排合理,陈老师充分利用显微镜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人血细胞涂片,从而描述血液成分及各成分功能。课堂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实验,落实生物素养。



吕潇老师以复习的方式导入,通过血液分层实验,引导学生探究血液成份。教师巧妙设计磁吸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创设新颖课堂形式,利用反转课堂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



在说课评课环节,吕老师和陈老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进行了评价。各位老师对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学环节完整,授课情绪激昂,感染力极强,同时也指出不足,加以改进。


读书分享。陈哲老师分享《可复制的沟通力》,指出沟通中尊重和坦诚的重要性,为日常的师生之前交流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附: 陈哲老师和吕潇老师的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