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楚陶文化
弘扬教育工匠精神

      胜日寻芳管窑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伴着一路欢声笑语,我们寻访非遗来到了蕲春县管窑镇。管窑手工制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赤西湖畔的周围,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子均以姓氏为陶窑名。

      柴烧器物之美,美在其难,所谓“非大师,不柴烧”一语点破柴烧之难得;管窑陶艺之美,美在其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自然窑变的艺术韵味可遇不可求。

      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一件件陶器承载着从泥土到非遗文化的千年传承。

00:33

匠于心

      湖北省黄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全军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陶瓷艺术的幽久历史。在我们所处的这一方小小天地中,留存着许多历史的痕迹。管窑有三千:“千年陶艺,千年古树,千年记忆”。

      入目便是湖北省唯一尚存最完整的古龙窑——李家窑。提起大龙窑,高老师骄傲地说到:“登泰山而小鲁,看龙窑而小天下之窑”。

      弘扬工匠精神,即弘扬执着专注的匠心。是高全军老师以情怀筑梦,义无反顾的抛去浮华投身于返乡创新焕活陶艺的决心,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守职业使命,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初心。

精于工

      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制陶八技,包括拉坯、盘条、水花、刮花、堆花、跳刀、书画、灰釉等技艺。这些技艺代代传承,经过千余年的演进,形成了独特的陶瓷制作技艺。

千锤百炼出精艺

00:29

      弘扬工匠精神,即弘扬精益求精的匠艺。《考工记解》中“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李家窑数百年柴烧锻造的传承与陶土不断调试融合的守正创新,匠人祖祖辈辈坚守非遗传承,弘扬楚陶文化的“偏执”。亘古至今,能工巧匠们这种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品格始终不灭。

品于行

      所见所闻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们通过亲身体验手工做陶的过程,方知技艺传承之不易,方深谙工匠精神之内涵。

00:13
00:22

      弘扬工匠精神,即弘扬追求卓越的匠行。所谓“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在创新活水激荡勇流的新时代中,工匠精神鞭笞着我们以立德树人之心不断开拓创新,不断追求至臻。更是鞭笞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以择一事、终一身的态度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自我淬炼,勇担责任使命,向工匠看齐、向工匠靠拢。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在这里,我们开启了一场“蕲”妙之旅。传承非遗记忆,弘扬楚陶文化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还包括特定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等等。

      此行我们用相机定格下了许多文化记号,用耳朵留存下了许多非遗讯息。相信非遗技艺、楚陶文化会长留在记忆中,对传统文化之美的欣赏与创造之心会落到行为中,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则会久久根植于我们心间。

 活动策划:蔡琰、王惠利、黄静莲

摄影:邵灿、闻雅莉

   制作:樊洪池

审核:蔡琰、崔晓瑶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