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防骗  安全“童”行—杜甫路街道和美社区开展未成年人防拐防骗宣传教育活动

睦邻和美
创建于2024-03-22
阅读 4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帮助辖区未成年人树立防拐防骗意识,提高未成年人自护自救能力,切实关注辖区未成年人安全问题,3月5日,杜甫路街道和美社区联合建设路小学开展“防拐防骗、安全‘童’行”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活动

社区志愿者到辖区发放防拐防骗宣传页

社区和谐睦邻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摇身一变”,成为带着零食、玩具及游戏机的“陌生人”,以熟人搭讪、冒充家人和冒充老师三种情景,让种种信任“诱骗”轮番上阵—有“妈妈的朋友”带来美味的零食,有“需要帮忙的叔叔”送上好玩的玩具等等,孩子们面对多样的“诱骗”,有的小朋友机智过人勇敢说不,有的小朋友犹豫再三还是轻易上当。




1.作案手段:手机游戏引诱2024年3月10日,名仕雅居小女孩馨馨在院门口玩耍时,志愿者变身一位热心的阿姨打开手机和她一起玩游戏。然而,趁周围没有人注意,这名女子抱走了馨馨,由于馨馨当时正在玩游戏,并没有反抗。

2.作案手段:糖果加恐吓紫荆花苑七岁小女孩月月,3月11日中午在上学路上,志愿者化身人贩子,跟在她身后。当月月走到一个无人的巷子时,志愿者实施“拐骗”。面对各种各样的甜蜜诱惑,,小朋友经过一番“糖衣炮弹”的“袭击”,强行将她抱起,还威胁她不许喊也不许动,否则就要打她,这样的恐吓让月月不敢吭声,成功被拐骗。

3.作案手段:假装热心,骗取信任在公园、景点、车站等地方,一些人贩子会蹲点,看到有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不方便时,就会假装好心人上前,主动帮忙搭手照顾孩子,转眼间,孩子就被拐走。

通过模拟情景,送糖果、玩玩具、假冒熟人等方式,来测试孩子们的防拐骗意识,生动形象地让孩子们了解了在放学路上、在公共场合可能会遇到的拐卖手段及应对方法,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社会上的拐骗陷阱和应对方法,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防拐防骗安全知识内容的授课。叮嘱幼儿拒绝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引导孩子们要与爸爸妈妈建立“亲密密码”,切实筑牢防拐防骗安全“防护网”

接下来,杜甫路街道和美社区和谐睦邻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开展宣教活动,加强辖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维护辖区的安宁与和谐,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为辖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推进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

阅读 4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