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小学化”倾向,把快乐留给孩子——闫皋小学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宣传

VVvvvv
创建于03-22
阅读 9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和保护儿童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防止和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始向小学教育靠拢,在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上面都更像小学了,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

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受社会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不同程度的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影响着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在起跑线上领先,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尽所能的教孩子各种知识,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甚至,以自己的孩子学得知识多为傲,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01.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02.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03.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剥夺了幼儿的快乐,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 “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是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04.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学前教育“小学化”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因长时间的“灌输”学习,智力没有得到全面开发反而受到抑制,头脑僵化,反应不灵活,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如何预防幼儿园“小学化”


01.去小学化教学内容,强调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02.去小学化教学方式,强调游戏是学习主要形式。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用感官认知世界的时期,游戏为幼儿的学习、探究提供了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游戏中的幼儿自由自主、身心愉悦、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不断,游戏不仅唤醒了幼儿的求知欲,更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03.去小学化教育环境,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环创与利用。

04.去小学化评价方式,强调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指南》中明确指出,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所以,教育评价要立足于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从有利于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尝试探究的学习品质出发,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习什么

01.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会生存就是让孩子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种动作要领。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学会的生活能力有: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02.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他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个领域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比如科学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概括分类、数量、形状、时空等数学概念……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与活动,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03.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社会规则。因此幼儿园的活动里都包含了怎样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品德行为方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与朋友友好相处等的内容。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幼儿教育“小学化”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此,家长们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幼儿教育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心、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刘玉伟

审核:高甜甜

阅读 9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