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寻初心学党史”|大陈镇中七年级红色研学活动

七崽妈
创建于2024-03-22
阅读 5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长征,是一篇永载史册的雄壮史诗,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上这段历史,是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是对中国共产党艰难奋斗的铭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精神不是泛黄的回忆,而是永不熄灭的火炬。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付出,以他们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3月21日,大陈镇中七年级师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长征历程,开展了一场难忘的研学实践活动。

充满期待,整装待发

伴随着晨间灿烂的阳光,孩子们排列整齐,有序地按照班级坐上了开往横店影视城研学基地的专车,开启了本次研学之旅。在车上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个多小时的等待之后终于抵达了期待已久的目的地。

00:07

不忘初心,红色传承

迎着和煦的春风,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大陈镇中的七年级学子们走出课堂,用脚步丈量先辈走过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重温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红色长征精神不再是遥远的名词,而是一种红色精神的代代传承!

肃立,敬礼。庄严肃穆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每一位孩子们的的目光都集中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上。

整齐划一的《国家》手语操,更是唤起了每一位大陈镇中学子的爱国之情。

01:29

动员大会上,总教官不仅给孩子们介绍了研学注意的相关事项,更是讲述红军长征的艰辛,让他们领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希望同学们在这次研学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长征的革命意义。

随着冲锋号声的响起,七年级各班的“小战士们”在教官与跟班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25阶台阶,从“瑞金”出发,开始了长达五公里许的“长征”徒步体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孩子们爬雪山、过草地、血战湘江、翻老山界、穿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在行程中,同学们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大家相互鼓励,共同前行,以实际行动向革命先辈致敬。

00:09

过雪山

过草地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孩子们斗志昂扬,朝着本次红色长征的终点——飞夺泸定桥进发。这是最惊心动魄的一项。泸定桥是一座悬索桥,离地十多米,晃晃悠悠地走在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河水在翻涌,令人不寒而栗。孩子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01:04

今天我们重走的不仅仅是一条充满艰辛、牺牲、救亡的长征路,更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曲折,遭遇怎样的风险挑战,我们都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

自力更生,春日野炊

长征路途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了野炊区,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红军餐。

在各班教官、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同学们有序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合作制作餐食。各位“大厨”们捡柴烧火,洗菜切菜,炒菜装盘。对于平时不怎么解除厨房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新奇而又具有难度的挑战。整个野炊营地升起袅袅炊烟,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上空萦绕回荡。亲手制作红军餐,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得以处处贯彻。

汴梁一梦,梦回千年

在靠自己的双手填饱肚子之后,孩子们前往清明上河图景区,去感受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人情和北宋风貌。

清明上河图景区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风俗画作,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同学们在景区中穿梭,入画卷梦回千年,栩栩如生的画卷变成了触手可摸的实景,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体会到了千年前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及市井生活。

观看大型演出《汴梁一梦》,孩子们随着张生一起入梦,历经梦境与现实之后,完成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绝世巨作。演出过程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的风土人情和繁华风貌,真实再现了千年前那个“玉辇纵横,金鞭络绎”的东都汴梁。精彩绝伦的古彩戏法使得学生惊叹连连,发出阵阵欢呼,一场演出下来同学们是意犹未尽。

“重走长征路,寻初心学党史”,今日之青年生逢盛世,也重任在肩。愿吾辈青年继承伟大长征精神,勇担时代重任,勇闯急流险滩,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之路。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本次红色研学之旅暂告一个段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从课本走进现实,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师生间的师生友谊更加深厚,同学间的集体感更加强烈,历史文化浸润心田,家国情怀厚植心中。

文字:张紫菡

摄影:季琳琳

一审:楼华龙

二审:许剑杰

三审:朱国桅

阅读 5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