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3月19
观察对象:华梓言、张家瑄、孙舒洋
观察教师:张敏
为提高幼儿体质健康水平,幼儿园工作章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并且户外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认知和社会化发展。在户外,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物,学习新的知识,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社会交往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今天来到了户外长廊,这里除了小朋友们最爱的攀爬架,还有脚踩滚筒,因为脚踩滚筒可以旋转滚动,孩子们对于滚筒也是特别喜爱。
在长廊边上我发现梓言小朋友一直蹲着专注着摆弄着某个东西,他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走到旁边一看原来地上有一些干草,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出于好奇我就一直观察着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梓言小朋友告诉我,他正在做果汁。于是,我问了都有什么口味,买了一杯“果汁”,他还送了我一个“冰淇凌”。我夸奖了他做的东西好吃,梓言小朋友特别高兴,还告诉我好喝可以多喝一点。喝完我付了钱,当我付完钱,梓言小朋友伸手说没钱了,于是又送了我一些“冰淇凌”。
行为分析:视频中幼儿以物代物的游戏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它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在游戏中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幼儿通过模仿大人的付钱、找钱的一系列动作,可见幼儿在生活中也累积了一定的成长经验。
当我在和华梓言小朋友说话时,我发现张家瑄小朋友也默默的开始了她的售卖。
家瑄小朋友一直在推销自己的“冰淇凌”。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来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很少,家瑄有些气馁。于是,我提醒了她,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们没听到你的声音呢?听着这里,家瑄小朋友开始大声吆喝起来。
当家瑄大声吆喝起来时,顾客们听到后蜂拥而至,一个接一个都来买“冰淇凌”。看到这么多人,家瑄开心极了。
因为店里顾客太多了,家瑄叫来了她的好朋友一起来帮忙。
行为分析:视频中幼儿可以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并且会用普通话和简单的句子来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同伴交往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
接着,孙舒洋小朋友看到,华梓言和张家瑄小朋友招揽来了好多顾客。于是,他也做起了果汁。
因为户外太吵,导致孙舒洋小朋友没有听清楚顾客要什么口味的果汁,他有一点伤心。但是被旁边华梓言小朋友看到后,立马就跑去了洋洋店里买东西。
行为分析:视频中的幼儿好模仿,孩子们通过模仿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买东西的幼儿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根据眼前看到的情景来思考,知道了他人遇到了困难于是选择去主动帮助他人。
反思:3岁左右的幼儿正处于善于观察,对外界事物感兴趣的阶段,好模仿。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不要去否定幼儿,幼儿之所以去模仿是因为他们拥有好奇心,在幼儿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同时,幼儿语言能力已开始形成,能够说简单的句子,但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后期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并注重儿童的交往和合作,为儿童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进行适当鼓励,给幼儿增加信心。考虑到孩子们对滚筒的喜爱,接下来会尝试带着孩子们试着慢慢的从滚筒上站起来,双脚踩滚筒,体验玩具带来的不同乐趣。突破自己,挑战自己。
编辑:张敏
审核:王亚茹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