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幼儿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其中“诺如病毒”是感染性腹泻中较严重的一种肠道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本病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幼儿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预防措施做好以下几项:
1.注意幼儿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带幼儿外出就餐。
3.假期期间减少外出聚会和去大型游乐场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上报本班教师。
春天是诺如病毒胃肠炎的高发期,什么是诺如病毒?感染后都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预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诺如病毒,预防从你我做起。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 2-3 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
🦠儿童以呕吐为主
🦠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预防手册
1. 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居室及环境的卫生,清除苍蝇、蟑螂等害虫;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清洗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清洁后认真洗手;高发时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2. 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确认水源安全,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
3. 彻底煮熟食物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4.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外出回家、饭前便后时,一定要彻底洗干净手,用香皂或洗手液仔细揉搓,再冲洗干净,并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5. 避免交叉感染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去公共场合尽量配戴口罩,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玩耍,外出回家要洗手,必要可做消毒清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机。春季天气变化快,传染病多发,孩子们抵抗力又较弱。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现将关于春季卫生保健的小常识科普给家长们。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上呼吸道炎伴有咳嗽、结膜炎等症状,且在耳后、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最佳预防措施(疫苗的接种程序是8月龄、1.5岁、6岁分别接种一剂)。
2.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3.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诺如病毒
传播途径:可通过污染的食品、饮用水、密切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的物品或表面等途径传播,也可因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使病毒播散至空气中传播。
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0/HP,未见红细胞。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有些感染者也可有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措施:
1.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物彻底加热烧熟,不食用生食品。
4.餐具和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要清洗、消毒。
5.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掩闭覆盖,病人吐泻物和接触的场所物品(如教室、宿舍、厕所、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等)要严格消毒,并开窗通风。
6.应及时就诊并隔离,症状消失后72小时后方可回园,照顾病人时应戴口罩,与病人使用的餐具等分开。
风 疹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主要症状:起初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期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到遍布全身。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2.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3.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4.督促孩子保证个人卫生。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经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1.6个月-5岁的孩子可以接种EV71疫苗。
2.卧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卫生。
3.勤晒衣被,勤快洗手。
4.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5.避免接触患儿及其粪便。
水 痘
传播方式: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等前驱症状,头部、躯干再到四肢出现疱疹。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
2.增强免疫力。
3.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等。
预防措施:
1.在流感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2.日常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督促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4.注意呼吸道礼节,记得佩戴口罩。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腮腺肿大。
预防措施:
1.接种麻腮风疫苗。
2.做好室内清洁,多通风。
3.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疱疹性咽峡炎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口腔、咽部出现水泡。
预防措施:
1.多喝水、勤洗手。
2.保证生活环境卫生。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注意饮食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