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古文经典灿如繁星
诵读经典,启迪智慧,润泽心灵
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
弘扬传统文化,积累国学经典
提升语文素养,涵养人文品行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6a2c7787406420db2c391467137d19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66b6622aa5d4436a46cb192721a423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1b7ce3142cc4a588d6385f458c7a35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dc29b5d1b4543dfb2a8d4bfebc71fe9.png)
五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诵读原文: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经典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经典赏析:
这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四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诵读原文:
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经典译文: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经典赏析: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三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诵读原文:
春暮游小园
〔宋〕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
丝丝天棘出莓墙。
经典译文:
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妆一样时,海棠花开了,它就像少女刚刚涂抹了新红一样艳丽。等到荼蘼花开,春天的花都开完了,这时会有丝丝缕缕的天棘爬过那莓墙。
经典赏析:
这首诗为七言绝句,用花开花落,表示时序推移,虽然一年的春事将阑,但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大自然是不会寂寞的。全诗写得很有情趣,前两句,写一春花事,以女子搽粉抹胭脂作比,非常活泼,充满人间趣味。这也是写景诗和咏物诗最常用的一种手法,但又没有流于一般化。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诗人把日常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景观,用平易浅近的语言,拟人化的手法,细腻地表现出来。
二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诵读原文: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典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经典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写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一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dface1e9654d5fa841492bcaa7b398.png)
诵读原文: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经典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
经典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小池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本期诵读班级:一年级15班、二年级9班、三年级9班、四年级10班、五年级10班
视频录制:侯净、郭莹、张玲、廉洁、赵哲
后期制作:王长文、尚佩佩、赵哲、郭莹
资料:李英俊、高兴磊、张立伟、董慧、金国庆
编辑:金国庆、魏绪龙、周洁
初审:李文锋、金国庆
复审:吴兴亮、解强
终审:吴绪柱
End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db4967a52704a7e856ebc3ee383f2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