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伟新科普讲坛”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清华大学老科协合作的项目,利用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的优质资源向我国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进行科普教育,用以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意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我国乡村振兴伟业出力。“清华伟新科普讲坛”已成为许多地区中小学双减活动的主要内容,深受中小学生的欢迎。
这次主讲人是方念乔,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87年获巴黎居里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1990年起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主任、海洋学院副院长、国土资源部岩石圈构造和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并担任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常委、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分会副主任、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国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方念乔的业务知识和研究领域比较宽广,涉及沉积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地球化学、古海洋学、古气候学、同位素地层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他先后承担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会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攀登项目、部门攻关项目等10余项,海、陆两条地质战线均留下他的足迹。他在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及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围绕特提斯演化的科学研究目标辛勤工作,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在东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北大西洋及红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等边缘海组织的科学考察活动。主要成果包括:应用火山-沉积记录在特提斯岩石圈构造演化和多岛洋古地理格局再造中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泥盆纪-三叠纪的4类洋底高原序列,提出古特提斯洋域石炭-二叠纪期间存在深部超级地幔羽活动并显著控制多岛洋演化的观点;应用古代碳酸盐岩和钙质壳体化石的氧碳同位数分析数据在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和造山带复杂格局的水温恢复工作中取得突破,系统批判了传统的氧同位素“年代效应”的论点,首次总结了层序地层体系和各类层序单元的氧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综合应用微体古生物学、沉积学、矿物学、壳体元素化学和同位素化学等分析方法,在西太平洋-北印度洋表层热传输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和深海沉积对青藏高原隆升响应的研究中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成功地将惰性气体同位素、热释光、壳体吸附Ti等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用于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研究。
我校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以下是观看截图。
我校还组织学生书写观看此次科普讲坛的观后感,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观后感。
科学发展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它既能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能为未来提供新的空间。只有不断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实现更加高质量的生活。科学发展不仅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更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很多社会发展的背后都是科学发展的成果。因此,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是一颗成功的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