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北400多公里
河北省最北端
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在这里
这里是
无数人点赞的“绿色奇迹”
这里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它就是塞罕坝
20世纪60年代初
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
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
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1983年,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苗圃工人给松树苗浇水(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佟德印 摄
1962年
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
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
与当地林场242名干部职工一起
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队伍
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1983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护林防火人员骑马巡逻。新华社记者 佟德印 摄
六十多年来
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
用青春与汗水
在茫茫荒原造林超百万亩
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塞罕坝的“功勋树”。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史
既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
也是一部催人奋进的精神锻造史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
塞罕坝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2017年7月12日,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21年8月23日拍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从春天走向未来
让我们共赴这场“绿色之约”
种下绿色希望
共筑美丽中国
data-type="jpeg" data-w="1000"/>
策划:王建华 李尕
统筹:费茂华 刘金海
本期主持:张铖
记者:牟宇
编辑:徐金泉 刘金海 方欣 蔡湘鑫
老照片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来源:新华社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