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暴力  守护青春净土

汤原县第三小学
创建于2024-03-22
阅读 4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校园暴力,无论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是心灵上的摧残,都给受害者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它如一把无形的刀,割裂了同学间的友谊,破坏了校园和谐的氛围。

什么是校园欺凌呢?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暴力、少数人实施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呢?

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情况?

发生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

部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综治办、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2016年11月30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学校安全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和心理、行为咨询与矫治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在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一定不能无动于衷。

因为,在暴力面前,如果你没有反应,那么你就是帮凶。心理测评分析专家刘爱民认为,“有些霸凌者刚开始欺负其他同学的时候,往往也忐忑不安,但当被霸凌者和旁观者都没有反抗的时候,会更加激发去欺负别人的心理。”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以善良对待世界,被世界回以温柔。

拒绝校园欺凌,守护青春净土。

编辑:闫鑫

审核:曹勇

阅读 4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