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尊重成长规律,让每一个孩子活出自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总结提升“尊重教育”的研究成果,推广“尊重教育”的有效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吉林省科研示范基地辐射引领功能,2024年3月22日上午八点二十分,“吉林省中小学尊重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长春市第六届教科研高峰论坛”科研活动,在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隆重举办。
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天宝,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长春市基础教育中心主任张月柱、副主任王淑琴, 辽宁省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张丽文,二道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浩, 二道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督学张兰爽,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江西,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党总支书记贺同君。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教部、科研部和编辑部的主任,长春市各县市区教科所所长、科研名校长、名教师、科研骨干共计300余人。
会议由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琳妹主持。
会议共分二大板块:吉林省中小学科研示范基地揭牌仪式、长春市第六届教科研高峰论坛。
参观考察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参观一〇八学校六大文化长廊,其中健康长廊关于中医知识的内容引发领导们的兴趣。
参观结束,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一〇八学校宣传视频。
致开启辞
第一板块:揭牌仪式。首先由二道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督学张兰爽致辞。张局长的致辞,让我们感受到二道区教育局对教育科研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尊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大胆尝试。面对时代发展需求,二道区教育局将继续紧跟国家教育发展步伐,勇担深化教育改革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不断创新探寻育人方式和路径。
领导讲话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天宝讲话。郭院长充分肯定了一〇八学校在践行尊重教育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真研究、重落实、善提炼的务实、开拓精神。对一〇八学校“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我们接下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宣读决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宣读:关于批准吉林省教育科研基地的决定。被批准为吉林省中小学尊重教育科研示范基地,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份鼓励。
揭牌仪式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天宝、二道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浩共同为科研示范基地揭牌。
没有科研的教育就是无峰之山,没有教育的科研就是无源之水。一〇八学校必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把握时代脉搏,胸怀教育大业,运用科研思维探索尊重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努力为推动区域学校内涵发展作出新贡献。
高峰论坛
会议第二板块:高峰论坛。
首先,由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党总支书记贺同君做《“尊重教育”视域下增强责任意识的实践探索》的报告。贺书记向与会嘉宾详细地介绍了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坚持尊重教育,增强责任意识的探索研究过程以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赏和好评。
辽宁省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张丽文做《尊重教育,点亮美好人生》的报告。阐述了学校坚持尊重教育理念,为孩子开启美好人生的实践研究。
两位书记基于同一办学理念,根据各自教育教学实践,分别阐述“尊重教育”理念的产生缘由、实践探索和产生的效能、成果以及理想愿景。眼中有人脚下才有路、心里有爱方有事可为,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两所学校聚焦国家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战略,以文化引领、课程驱动、课题共研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夯实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育人的追求与责任担当。
专家点评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进行专家点评。徐院长指出我们要尊重生命,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就如何发展学生优势,优势如何变成亮点,亮点如何点亮人生?给我们以指引,并强调要加强理论指导,加强校际间合作,强化成果意识,学会总结提升。徐院长的点评高屋建瓴,相信与会同仁一定会深刻领会,并结合各自区域学校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尺度,积淀研究成果,形成“长春经验”。
专家讲座
最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刘莉莉做《学校高质量发展与校长改革创新》讲座。刘教授的讲座有高度、有广度、有厚度,有大格局和大情怀。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作为基础教育学校校长,需要有长远目光,紧盯国家对人才需求,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差异,让儿童活出自己。”着眼学生未来发展,深入贯彻教育方针,在提升素养与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上下功夫。
独行快,众行远!深入推进尊重教育研究,探索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成效,优化办学机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在教育领域迎来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二道教育人愿意和省内外的兄弟学校一道肩负起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使命,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贡献教育真心和教育智慧!
春光明媚,春风骀荡,在这个万物萌发,生意盎然的季节,让尊重教育的种子洒遍美丽的校园,让我们共同迎接教育科研的春天,不负春光,共创未来!
撰稿:宫化丽
编辑:罗凤敏
图片:杨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