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翻开书本,总能在文字流淌间邂逅一份温暖的感动,触摸一份教育的智慧。为了点燃教师的读书梦,不断从阅读中汲取力量,精进自我,3月21日,杨国峰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第九小学举行读书交流活动。
张晨昊为我们分享的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教育需要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学生行为必然会有思想做指导,我们更多的要去发现学生的想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善学生的行为。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方法不可缺,教育智慧不可少。只要拥有一颗不断探索的心,积极地去寻找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张桐硕分享的是《重建师生关系》,这本书让我们知道抱怨孩子,把孩子简单化、概念化,都会进一步抑制和打击孩子,不会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要倾听他们,把他们当作丰富完整的人看待,与之沟通交流,捧出一颗心来,去以心发现心,以光点燃火。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不断的成长,而学生也会促进我们的成长,无论精神、心灵、思想、学识与能力。教学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一起快乐生活!
焦金红与我们分享的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研读新课程标准后,她对将来要走的路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在教学设计时应当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精心选择和设计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张志佳分享的是——鲁迅的《朝花夕拾》,他介绍了文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让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周薇为我们分享的是——《照亮校园的常识》这本书,课堂,更离不开常识。在《课堂的常识之光》这一章中,“如果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优雅而有趣地学习”、“合理的作业负担”等,课堂上的问题和困惑,作者一一给老师指明了方向。如果老师的课堂提问,能多给学生留点思考的时间,耐心一些,让他们能从容的思考,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李艳芳分享的是《走向科学探究的科学课》,这是一场思维与实践的旅程,通过阅读,她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她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种对科学的热情将指引我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张羽玲分享的《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她的思路与教育视野豁然开朗,清晰的认识到教材的编排体系,从中去触摸新课标的灵魂,从大概念、大单元教学中领悟核心素养落地,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不断反思探索,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张佳霖老师为我们分享是《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明白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杨老师分享了——《读书的意义和好处》
书是五彩世界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读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此时此刻,读书的热情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在书海中不断前行,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