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 · 昼夜均分

今日春分——贾永光

每天都是漂亮的开始。73岁的好友“自若船帆ti”,今天上午8点31分,首次以视频+文字的形式在头条亮相。页面显示,他已在头条发布了1153次系列作品、10377张摄影照片。
他今天发布的文字内容是: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春暖花开。大连小平岛渔民一大早就准备出海捕鱼,养殖场拖船队也忙乎起来,准备着到养殖场作业。
我认真回复。春分景象:白天和黑夜的对等,就像是放下和成就的平衡。春风作序,昼夜言和。万物不争不抢,齐头并进共生长。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
相信美好,总能遇见美好。好友“自若船帆ti”的漂亮开始,不止是这些。前些时候,我曾发布一篇头条文章《春节档,老年人的“三个喜欢”模式》。今天的《中国老年报》养老观察版予以刊发。
“国”字号媒体的刊发,让全国的老年读者看到了他的退休状态和幸福生活。稿件由报社潘剑瑾主任惠笔润色,看到见报后的文章,不由得让“珍惜缘分、感恩遇见”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您想知道编辑倾注心血后的文章是个啥模样吗?您想知道“自若船帆ti”的尊姓大名吗?您想知道怎样怀揣“年轻”心态规划养老生活吗?敬请走进阅报状态:
对于老年人来说,“年轻”已渐行渐远。我们送走了岁月,也留下了真情。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若能经常与年轻人相随相伴,自然是美好的。很多老年人喜欢怀揣“年轻”的心态规划养老生活。
走访年轻时候的友人。山西省忻州市退休干部苏平在职时曾策划了一个“走访计划”,准备抽出时间分类走访年轻时相识的老师、同学、同事。可惜由于工作忙、事务多,最终难以实现。去年,他退休后,“走访计划”终于得以落地。
春节期间,苏先生带着妻子和小外孙回到家乡来了一趟“三人行”。表妹听说苏先生要来,十分高兴,提前采购蔬菜和水果,还把会做饭的好友叫过来帮忙。开饭前,邻近村的表兄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赶了过来。大家滔滔不绝地交流着小时候的往事,其乐融融。
回忆年轻时候的往事。辽宁省大连市的退休老人贾永光在社交平台申请了一个账号,并养成了每天发表自己摄影作品的习惯。这些作品受到了不少好友、网友的点赞和好评。同时,他还“搭建”了一个回忆往事的交流平台。老贾今年73岁,年轻时在一家化肥厂担任生产技术科科长。去年11月,老贾和一位退休的老同志计划一起建一个“朝花夕拾”微信群。建群当天,他组织天南地北的老伙计们一起进群,并开了别开生面的视频见面会,让大家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幸福时光。
阅读年轻时候的好书。山东省乳山市退休干部陈涛是个“惜书如命”的人。多年来,他阅书无数,几乎到了一顿饭可以不吃,但一天不读书万万不行的境地。近期,他又喜欢上了阅读中小学时候的语文课本,并讲出了一番道理。
老年人读小时候的语文课本,有“三个可以”的奇妙效果:可以发现前半生没有发现的事物,可以理解前半生无法理解的道理,可以学习前半生没有学会的思考方法,从而扩大人生旅途的视野
积极养老,就是要有规划,找到生活的情趣,充实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报纸文章已划上句号。接下来,邀请感兴趣的好友闪亮登场,紧扣“三个提问”在评论区发表您的高见吧!
#春分许个愿吧#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