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莫道春来早,恰是乘风远济时”

———记2024年自治区顾凌云红山教育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哈密市胥小华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联动交流会

那天
创建于2024-03-22
阅读 33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日花香溢,清风迎客来,采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在最美的春天,我们共赴了一场诗意的教研。  

      为深化新课改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间均衡发展,发挥省级自治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设高质量的教研共同体,自治区顾凌云红山教育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哈密市胥小华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携手,围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策略探究”这两个主题,于2024年3月22日下午15:30,在哈密市第四中学,召开了“名师引领促提升,凝心聚力谋发展”联动暨教学关键问题研讨活动交流会。

哈密市胥小华工作室成员、市级名师赵琰老师主持会议,简述主题,隆重介绍“两室概况”。

顾凌云红山教育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8月,累计开展专题研讨及讲座100余次。先后承担新疆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的系列讲座和乌市职业大学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持市级以上的课题12项,已结题并将教研成果进行提炼转化,推广应用,获得市级以上奖项107项。

哈密市胥小华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拔于哈密市各个初中学校,组成了精于研究、乐于进取的优质团队。秉着“携手追梦,笃志践行;砥砺求索,传承创新;博采众长,拾级而上;持之以恒,铸就辉煌。”的奋斗理念,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尤其近三年,多次组织跨省、市、区级高质量的大型研培活动,成员先后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等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享誉面不断扩大,为推动我市初中语文教学教研和改革工作发展,提高全市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次工作交流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伊州区语文教研员、伊吾县专职教研员、工作室全体成员,哈密市四中全体语文教师、亲自到会,全市语文教师线上参与。

          高山仰止 左右为师

               名师示范课

     “乘可为之风,步有为青云”李江利老师,乌市四十一中学教师,自治区名师工作室优秀青年教师成员。其微课、教学设计、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多次获自治区、市级、沙区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本次活动与我们交流是示范课《活板》。

李老师的课,以“板块”整合文言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分为“读准字音,掌握句读”“读文解字,晓畅文意”“重点研读,再现活板”“匠心传承,卓越追求”,在“重点研读”板块,老师巧设大情境“穿越北宋开家店”,在此之下,渐层设置三个任务驱动,“为店选料”“员工培训”“新店宣传”,均密切联系文本,又处处不离“语言品析”,既引导学生理解了活字印刷的程序和特点,又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指导说明方法,可谓“文言合一”,最后“迁移当代”体味匠心传承,做追求卓越的少年追梦人。整个过程“活”气满堂,切入文本的“活”,学生实践的“活”,老师教法的“活”,真可谓“满眼生机转化均,天工人巧日争新”。

 

“道不妄论,德不空谈”毕风玲老师,哈密市高级教师,兼任伊州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先后荣获 “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市级名师,先进个人,入选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库和哈密市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定专家委员会。 多次承担自治区、市级、区级中小学教师资格和现场课大赛的面试工作,承担市级、区级示范观摩课、讲座、命题、培训等工作;在自治区精品课、微课、教学设计等比赛中多次获奖;所参与的河南省课题、市级课题均已结题;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今天,为我们带来“为时代立言 ,为人民请命------追赶太阳的诗人《艾青诗选》促读激趣课 ”示范课。

    毕老师的课充分体现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的情境驱动,以及评价量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搭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变革。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以时光轴为序,联结不同时期,作者的经历、代表作品、情感变化,来认识作者。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不同时期代表作品,感知艾青诗歌,跨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主题:爱祖国,爱人民,爱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通过创建真实情境,结合朗读评价量表,再提供比较阅读“支架”,学生大胆地读诗荐诗,在优美的音乐中“动情的读”,“寻味的赏”,配合小组成员“简笔画”现场展示,体现艾青“诗中有画”的写作风格,提升了朗读水平,学会了读诗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创意设计, 建馆设厅”的作业设计,为下一步引导学生专题式阅读做铺垫,整堂课,琴兮,瑟兮,如沐春风,咏而归,真正展现“诗歌”教学的魅力。

    思以辨至     行是知成

            专题讲座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张燕茹老师,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读书大赛百杰奖、市级三好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叶圣陶杯、语文报杯优秀指导教师、自治区现场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论文、小课题、录像课、微课、教学设计多次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一二等奖。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思辨性阅读的教与评》专题讲座。

      张老师首先从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学习能力能力金字塔”说起,2022年新课标将“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思辨性阅读更明显的指向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理性能力的培养。讲座,从“课堂思辨性阅读教学课例”“中考题中思辨性阅读题型”两方面展开,在课堂教学案例中,①创设课堂条件,培养理性思辨习惯,以“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引发学生思考。②丰富的知识储备,引导理性思辨行为。借鱼利明老师《超级语文课》要求学生“随时发问”、“争锋相对、“不人云亦云”、课堂主问题设计“两船相撞,为什么遭受重创的是诺曼底号?”,学生只有认真的思辨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才能有所发现。在“中考题中思辨性阅读题型”的讲解中,张老师用中考小说阅读《号魂》中,“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探究标题“号魂”的多重意蕴”这个题型,通过思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抓住核心:意蕴。思考,什么是“意蕴”?探寻解题路径:概括内容 → 分析主旨 → 整合意蕴。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刘康老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乌鲁木齐市中语会理事、骨干教师,曾获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百杰"称号。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优秀讲师、 自治区基础教育研修工作室成员,乌鲁木齐市"红山领航"顾凌云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副主持人。乌鲁木齐经开区高中、初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昌吉学院国培、继教主讲教师。曾主持研究多个各级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此次,讲座的内容《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设计》

   刘老师,首先由《活在课堂里》这本书引入,对比中国传统教学活动特点与西方课堂的特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不愤不启”中式诱导,还是“多元互动”西式布局,都在力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接下来,从“目标层面”上,《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多次强调“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重要体现之一,落实在“内容层面”上,就是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理性思维”,体现“理性精神”,追求“理性表达”,强调“思辨过程的展开比结果更重要”。最后,实施层面,加强学生的“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洞悉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努力构建基于思维的课堂。

整书阅读   探径研耕

           专题讲座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胥小华老师,哈密市第四中学高级教师,哈密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整本书阅读课程推广与应用工作先进个人,伊州区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光荣称号,教学研究方面发挥积极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主持自治区小课题研究并结题,发表多篇论文,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并多次获奖,着力培养了大量青年杰出教师。

    胥老师的讲座是“回首寻觅路,书香溢满园--整本书阅读案例分享”,以哈密市第四中学对整本书阅读推广为例,分享了实施策略,首先,整体规划。从专家引领,参培研修上“武装教育思想”,在加大“硬件投入”,精心打造文化校园,“书屋”“书廊”“书角”,真正做到“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经典的书”;第二,建立机制。构建“五方面四维度一体”的课程体系,明确“四课时分阶段”的指导任务,创立“四四五”和“二一一式”教学模式,搭建阅读桥梁,做到“内容”“进度”“目标”的“三统一”,制定体现过程性和终结性“双径全面”的评价制度。第三,工作路径。多次举办富有创造性,寓教于乐的阅读文化活动,打造正雅剧团,开展“诵读经典,点亮人生”的课堂诵读活动。第四,聚焦阅读,研讨课例,搭建平台,探索创新,并以课题为抓手,引领实践。最后,探讨了整本书阅读推广在适实校情、学情的前提下的特色和创新。

“霁月光风,不萦于怀”姚静老师,哈密市第五中学一级教师,哈密市胥小华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之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哈密市第五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多次荣获“哈密市名师”、伊州区“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称号。此次带来,“整本书阅读 ,悦读整本书”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分享讲座,

姚老师从整本书阅读意义说起,首先培养“阅读共同体”:“教师先读”,“家长加入”,“同伴互助”;然后,设计阅读任务,在阅读前,预设统领全书的思考题、设计阅读计划表,在阅读中,采用批注式阅读任务推进、专题式阅读问题的探讨,多种形式的演绎,在阅读后,采用撰写读后感、制作专题小报、给“人物”写封信、 备战知识竞赛、填写阅读评价表等阅读活动,展示对整本书的理解。最后,谈到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分日常方法点拨、三类型整本书课程指导。

    正如,姚老师说到的,只有热爱阅读的老师,才一定会想办法带领孩子一起在书海中快乐遨游。孩子们也才会在遨游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同样,我们老师也应该在与孩子共同的“悦读”活动中成长自我,成就教育理想。

会后,工作室成员进行亲切友好的总结分享,满怀激动与感恩,能这样“零距离”接触省级一线的精英团队,感受并学习他们在语文教研领域的“深耕细作”,在思想启迪方面的“慧心匠运”,在实施层面的“操作引领”,这样教研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心流体验,久久激荡在参会老师们的心中。“钻坚仰高,笃行致远”,跨越市级的“两室联动”,为语文人的“砥砺之路”探索了新的路径,我们在趋近专业的路上,遇见美好,也相信不久将来“人间遍种教研花”。

 

图文:杨 瑞       李  杨

场布:胡    曼

阅读 33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