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听课”教研活动

用户11178942
创建于03-21
阅读 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让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在2024年3月20日到3月21日两天,宜黄县实验小学开展了“推门听课”教研活动。

上课的六位老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在极短的时间李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了六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第一节课,是二年级冯诗琪老师的《可能性》。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冯老师注重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并让学生确实参与到活动中。突出展示分析过程和整理方式,以此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关注“不是就是”有条理的表达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老师的授课流畅自然,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动生动有趣。

第二堂课是四年级吴亚萍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开始,吴老师先以微信抢红包游戏引入小数,在孩子们熟悉的情境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通过观察对比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引出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的,并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读法与写法。随后提出问题“如果我用以下两个图形表示1元,你能涂色表示出0.1元吗?”,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让他们在积极热烈的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中感悟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从而深刻地了解一位小数的实际存在价值以及小数的实质含义。

第三节课是四年级黄健老师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黄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中植树的情景,让学生分析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迁移类推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课堂中,黄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自主验证,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来总结归纳数学定律。随后,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过渡,建构模型。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主要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堂课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用12个红色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从而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而后又让学生用若干个红色小正方体,进一步验证所推导的公式,并且引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在自评互评环节,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进行了评价。一位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技术运用恰到好处;另一位老师讲解有条理,注重知识的讲练结合。听课老师们也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共同分享交流。其中,一位老师赞扬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其中一位老师的练习设计,认为对学生思考和展示提供了充足时间。另一位老师也提到了另一位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方面的积极尝试,并提出让学生更好理解的建议。

三、集备研讨

骨干教师为教研组成员介绍了大单元集体备课的流程,重点强调主备、合备、复备的步骤,以及案例解析。老师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大单元集体备课,积极提出疑问和观点,形成初步认知。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集体备课将更加规范和高效。

四、教研总结

最后,教研室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同课异构及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对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夸赞他们准备充分,不仅备教案,还备学生,所备题目难易适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适当引导,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值得大家学习。同时强调一节好的教研课就是一次集体备。

阅读 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