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长息肉,上厕所时会有4个提示,别等肠癌了才反应过来

普外一病区
创建于03-21
阅读 19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属于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小肠结构,以及盲肠、结肠、直肠的大肠结构。


肠道不仅掌管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肩负着阻挡细菌和废物进入人体的职责,拥有丰富的神经细胞,能够自主判断,向身体发号施令,同时它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暴饮暴食、精神紧张等都会使肠道产生“情绪化”反应,进而影响消化系统,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随着体检时肠镜检查的普及,“肠息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体检报告中,据相关研究,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恶变引起的。


从息肉到癌症,整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长达5~10年的时间,如若能在此时及时排查,就能够大大降低癌变风险。


肠息肉一般长在肠子哪个部位?


所谓肠道息肉,一般泛指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部位的息肉,是肠道粘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


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一般好发于结肠和直肠的部位,小肠的部位比较少见。


而结肠息肉发生的部位,通常可以在全结肠,如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但大部分的结肠息肉,会发生在左半结肠


为什么会这样?多与这3个因素有关:


1. 位置:人体的大便在左半结肠基本上水分已经被吸收完毕,左半结肠的大便成型度、硬度,相对比较高。


2. 时间:大便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停留时间相对比较长,导致左半结肠更容易出现结肠息肉或结肠癌。


3. 药物刺激:有便秘的患者,排便周期比较长,若经常服用中成药等通便的药物,同样也可能刺激肠道,更容易产生结肠息肉。


因此,医生在做肠镜的时候,会更关注患者的左半结肠这个发病率比较高的区域。


部分特殊情况,如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发生结肠息肉、结肠腺瘤,通常也会出现在不经常出现的部位,如结肠脾区或右半结肠、盲肠区域。


肠道有息肉,身体可能会有4种症状


肠息肉的症状和肠息肉的大小及数量密切相关,当肠息肉很少或者较小的时候,如只有几毫米大小的息肉,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不会有特殊症状,因为息肉局部血运不是特别丰富时,大便在移动过程中对息肉本身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如果当息肉比较多、较大,或息肉本身受外界的刺激以后引起出血时,可能会有一些症状:


1.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这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产生黏液便、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排便不尽感等,这些不规律排便情况可能是息肉信号,如果长期出现类似变化,就需引起重视。


2. 便血:便血也是肠道息肉的一个典型表现,当肠道息肉在肠道经过大便摩擦可产生出血,肉眼可见暗红色血性液体,也可以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大便隐血阳性。


3. 腹痛:当肠蠕动突然加快,血液或肠炎性东西在肠内通过以后都可以使肠蠕动加快,可能会出现痉挛性腹痛,腹痛感有一阵非常强烈,可能过一阵就会缓解


4. 息肉脱出: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鲜红色,圆形或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回复;而无蒂息肉需经肛指和肛门镜检查才能发现。


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


息肉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又称为腺瘤,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非肿瘤性息肉则与癌的发生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腺瘤性息肉是大肠上的皮异型增生,这种增生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会让细胞死亡、紊乱,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发生癌变。


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样息肉、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其中以绒毛状腺瘤样息肉的癌变发生率最高,可高达50%管状腺瘤样息肉的癌变率约在25%左右管状绒毛状腺瘤样息肉癌变率大约在30%左右


除以上腺瘤之外,如果患有家族性多发性腺瘤型息肉病10年或以上,并且不做任何干预治疗的话,那么癌变率可以达到100%。


所以,如果有家族性肠道息肉病史,一定要提高注意,即便没有症状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不想息肉恶变成肠癌,3种食物要少吃


1. 高脂肪食物:高脂饮食可产生大量胆酸,进入肠道后胆汁酸代谢产物是一个致息肉甚至致癌的因素,所以尽量避免高脂肪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应多吃多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2. 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热狗等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些物质可以和细菌产生反应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在肠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质。


3. 高糖分食物:高糖食物,尤其是加工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也可能与肠道息肉的形成有关,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道负担,进而增加肠道炎症和息肉的风险

阅读 19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