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景,“语”你同行新征程——砖小语文组教学观摩活动纪实

    三月的风,吹面不寒;三月的梦,满是香甜;三月的原野,明媚绚烂。春天是远道而来的浪漫,教研是那最迷人的风景线。为了扎实做好教研活动,推进教学研究,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2024年3月19-20日,延安市安塞区砖窑湾镇中心小学开展了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刘静老师执教的《石灰吟》,开门见山,从课题入手,抓住关携穗键字——“吟”,引导学生归纳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初步感知。这里进行了自由读书,接下来,带领学生看图猜诗句,补充石灰形成过程,了解古诗大意。紧紧抓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这两个词让学生反复诵读,想象情景。从而深切的感受石灰的高尚品质。教师对文本研读较深,教学设计匠心独运,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领学生阅读。能够以诗带诗,补充资料,设计情境诵读,一步步渲染打动学生内心,使人物形象逐步丰满,鲜明起来,扣响了学生心灵之弦,让他们从内心里迸发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心声。在一次次的朗读指导中,于谦的高大形象,崇高气节者碧在学生心里扎下深深地根。

      汤欢老师的《景阳冈》一课,主要讲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重点。学习本部分课文时,汤欢老师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划出武松打虎的动作,在旁边写感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闪”、“揪”、“按”……等动词。再通过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品读“揪”的字面意思,知道“揪”的意思是“紧紧地抓住、用力地拉住”,但这只是一种抽象的文字感知;第二步,汤老师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并带着不同的心情品读这个“揪”,这个意味深长的“揪”字折射出武松超人的力量和过人的胆识,这是对词语理解的质的飞跃。当学生明白“揪”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思,真正感悟到武松的精神品质后,自然也就能用心去感受语言,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然后想象武松打虎的画面,感情朗读精彩语段,体会武松的豪放、倔强、勇敢、机敏的英雄形象。

     王娜娜老师在执教《母鸡》中,引导学生突破略读提示问题之一“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抓住了文本中最敏感的语言。 《母鸡》一文,从真实的阅读经验看,母鸡各种不同的叫声显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将文本内容、文本意图、情感倾向等都拧到一处。在教学中,王老师非常睿智地抓住这一秘妙引导学习:划出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想想母鸡当时在想些什么?带领孩子直奔关键句子。我想,这是智慧的抉择。通过情感引导,孩子们总结出了讨厌母鸡的三个原因,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后边喜欢母鸡做了悬念的设置。

      冯娜娜老师讲解的《清明》,是一节古诗鉴赏课。冯老师从“清明”入手,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然后引到传统节日。从作者解读到写作背景,采用讲故事的口吻,话说公元845年,清明节这一天,杜牧寂寥惆怅走在路上,思念远方的亲人,恰逢阴雨连绵,提笔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冯老师描述江南杏花微雨,行人凄迷愁苦,真是失魂落魄。紧接着品读第三、四句诗。想想作者为何要找酒家?为了排遣愁苦,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艳生动。牧童笑而不答,远远的指了一下“杏花村”,最后一句“杏花村”给人无限的遐想。老师精妙的解读“杏花村”,让人回味无穷。

       杨海燕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它是一篇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章,作者通过画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来表达自己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课文语言优美,读起让人感到亲切、惬意。杨老师采用逐句逐段的解读方法,细腻深刻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季节,太阳给予我们的不同感受。课堂上让小朋友们画出四个太阳,并且谈谈太阳的特征,巩固了新知,尤其是五彩的太阳,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评课研讨促成长

     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互相切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字词聊到阅读,从朗读聊到习作……正可谓教学相长也。

      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带着两把尺子,一把丈量自己的不足,一把丈量别人的长处。”因此每一次教研,就是一次自我的反思;每一次教研,就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教研,就是一次智慧的集结。愿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编辑: 冯娜娜


审核:高小宁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