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青葱岁月,菁菁校园。同窗情深,友谊绵绵。但有这么一小部分孩子因不成熟、不守规矩而欺凌同学,给被欺凌者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为有效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现特致您《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让我们家校共育,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正确认识学生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肢体欺凌。这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者主要利用身体动作或器物直接攻击他人,如吐口水、推搡、殴打、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等。
2.言语欺凌。这是最容易发生且不易发现的一种。欺凌者主要通过口头言语方式直接攻击被欺凌者,如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等。
3.社交欺凌。欺凌者恶意排斥、孤立被欺凌者,不让其融入群体、不让他人与其玩耍,排斥其参加游戏、社会活动等。
4.网络欺凌。欺凌者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隐私、损害人格或名誉,如侮辱、诽谤、散布谣言、传播隐私等。
5.财物欺凌。欺凌者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欺凌者向被欺凌者索要钱财或物联网虚拟财产等。
二、为预防孩子遭受学生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溺爱孩子
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3.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尽量少饮酒、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沉迷于手机、网络,更不能带孩子到酒吧、KTV、麻将馆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帮助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学生欺凌。 各位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珍爱自己、善待他人,珍惜同学友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友善与人交往。
5.加强法治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
严禁孩子在校内校外“拉帮结派”,教育孩子既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也不做软弱的受害者和冷漠的旁观者。
6.做好防欺凌教育
家长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欺凌案例来引导孩子,进行防欺凌 教育。提醒孩子平日里 加强体育锻炼;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在校不与同学发生冲突;穿戴尽量低调,以免引起他人贪念。
教育孩子若遭受学生欺凌,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要盲目反抗,应寻找机会逃离,必要时,可向路人呼救求助;事后,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或报警,不能忍气吞声;看到其他同学遭受欺凌时,应尽快报告老师或报警,不能坐视不理。
三、当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
请各位家长注意!
1.身体经常出现难以解释的伤口;
2.书包、文具、衣服等物品出现丢失或破损;
3.借以各种理由,要求请假在家休息,或者不想上学、迟到、旷课、逃学,家长陪伴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
4.出现失眠、噩梦、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
5.在家沉默寡言,出现焦虑、沮丧、悲伤等不良情绪;
6.学习状态差,成绩下滑;
7.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中财物;
8.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辞,兴致不高。
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现象时,请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校内校外紧密关注,仔细甄别孩子是否遭受了学生欺凌。
四、当孩子遭遇学生欺凌后,
请各位家长这样做!
1.及时与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2.暂时放下其他事物,多多陪伴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无论孩子表现出哪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伴。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理解孩子,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
3.保留孩子受欺凌的证据,必要时可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孩子。
4.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可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
5.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在上下学路上,家长可亲自接送孩子。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便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
6.陪伴孩子参与社团活动,帮助孩子重建信心。
防治学生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
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吴春燕
初审:吴碎兰
复审:陈冰心
终审:曾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