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Bird
创建于03-21
阅读 6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近苏霍姆林斯基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最初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他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启发,更重要的是他的教育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他分享给我的同事。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他把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对教育深厚的爱感染了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二是他对孩子们的深入了解也让人叹服,《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把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融合在一起,用人文的情怀,科学的笔触,深入浅出地论述教育教学,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

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寒假里读了李镇西老师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一书,让我有了更深更多的感悟。

      《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丛书其中之一,作者李镇西老师从他的视角论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思想内容。更因为作者是一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践行者,书中记叙了很多他的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可以说,《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真诚的推介者、传播者,这样一部著作,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作为一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追随者,怎能不引起我的共鸣?

      通过阅读学习该书的总序及作者的论述,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一位外国教育家,为什么对中国的教育影响如此深远?今天我们有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该丛书总顾问朱小曼这样写到:

      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著述传入我国,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生代教师所面对的,再也不是“无书可读”的窘境,而是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是多元文化的涌现,是应接不暇的海量信息。此时,我们的确需要回答: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还能吸引我们今天的教师吗?今天应当怎样学习这位非凡的教育家?

      2008年我访问帕夫雷什中学,曾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有如下共识:正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多元,正因为科技主义与物质主义的潮流迅猛,我们更有必要请教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他高洁的思想与磊落的人格恰恰是当今时代稀缺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把全部身心都贡献给孩子,体现出了他的伟大人格。他集中了全部生命、意识和情感,专注于钻研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专注于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和核心价值,从而体现出了他的神圣精神。在今天,他如此的伟大人格和神圣精神显得尤其宝贵!的确,当今时代,特别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清醒、执着的教育家,因为他的信念和价值观可以警示世人,与时代衍生的缺陷和偏见抗衡,可以给教育工作者以示范和鼓舞,影响他们的理念、信仰,提升他们的情操、境界。  

      从以上论述可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必要性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为何如此深远。

劳动之光

      《重读苏霍姆林斯基》一书以“劳动之光”之名为一章,讲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页数之多接近本书的七分之一。劳动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怎样通过劳动教育学生?阅读该章节,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和劳动的关系以及劳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如第71页有这样一段话: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不止一次用 “共产主义教育与人道主义精神相结合”的表述。劳动教育正是不仅在观念上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创造人类与人类财富方面的伟大与崇高,而且在发展自己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在学校里应当首先表现出他是一个劳动者、一个能工巧匠、 一个独一无二的创造者,他能在某一件事上达到完美的程度,在某一项劳动中能主宰一切,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同学。 ”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书中叙述了许多关于劳动教育的案例,有一件让人叹为观止,就是帕夫雷什中学全校学生历时一年,亲自建造了一幢教室房屋。这样描述:九至十年级学生平整场地,放线画样,为下基脚挖出地槽。他们一天干6~8小时,3天内便下好了基脚,7天内砌起了墙壁。在10天之内就完成了原计划年内结束的任务……      “这样的劳动,将作为一部壮丽的史诗,不仅载入学校的历史,而且必将刻入未来让孩子们热泪盈眶的记忆里。”李镇西老师如此总结,我也觉得这样的劳动足够震撼,在劳动中成为自己、实现自己,是一件多么好的途径。这让我想起我的童年、我的小学生活,拔草、种树、收割庄稼、拉炭……劳动就是家常便饭,那是在劳动中成长的快乐时光!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作者用了七节阐述,可谓浓笔重墨,心诚备至。我也相信劳动在教育中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愿意通过阅读去实践,让劳动在教育教学中熠熠生光。

编辑:安长雄

审核:张顺强

阅读 6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