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
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是孩子们快乐成长、学习知识、梦想起航的地方。然而近年来,各地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安全一直都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弘扬校园正能量,更好地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3月20日,赵寨小学各班召开了预防校园欺主题班会。
老师们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校园暴力与欺凌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杜绝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校园欺凌”的出现,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校园欺凌,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告诉孩子们既不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让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对校园暴力说“不”,愿所有的童年美好都能被温柔对待。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正视校园欺凌,认识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暴力和欺凌,增强文明守纪意识,提高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为创建文明、和谐、平安校园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了解校园欺凌
1.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
一打: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二骂: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三毁: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四吓: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社交;
五传: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
2.不做受害者
一、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二、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欺凌多发地带,尽量结伴而行。
三、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和平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四、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时刻进行自保。
3.不做欺凌者
一、故意殴打别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受法律严惩。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一、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二、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三、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四、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甚至报警。
4.发现欺凌,学校怎么做?
一、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二、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三、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及时处理欺凌事件。
四、低调弥补:在处理过程中,学校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注。
编辑:韩晓磊
审核: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