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程助“双减”   课后服务促成长---突泉县六户中心小学“七彩童年”特色课程活动纪实

六户小学王子君
创建于2024-03-21
阅读 15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夯实“双减”工作,践行“五育并举”理念,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优化创新课后服务课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期,突泉县六户中心小学高度重视特色课程的开展,因地制宜、开发学校人力、物力资源,以“七彩童年”课程建设为依托,在学校“多彩教育”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特色课程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伴随着课后服务铃声的响起,突泉县六户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沸腾了起来,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期待的特色课程开始啦!

编织课程

   编织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繁杂的图案中都饱含着织者在一针一线中付出的心血与热爱。手工编织特色课程以其直观、形象、灵活多变的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传承民间艺术的过程中为学生编织一个幸福童年。

校长王云和教学副校长李秀梅也深入特色课程中与师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反馈,促进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剪纸课程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间剪纸艺术,我校开设了手工剪纸特色课程,旨在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之精华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手工剪纸特色课程是一个充满创意和乐趣的课程,致力于为爱好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纸艺飞扬七彩折纸课程

  一纸千变,创意无限,折纸社团,灵感连连。纸艺飞扬特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纸艺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宗旨,进行折纸教授活动的课程。折纸既可以锻炼孩子们手的灵活性,又能开发智力,活跃思维,提高儿童折纸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孩子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中国鼓课程

中国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人民的生产生活声声不息、代代相传,中国鼓是中国人民精神的象征,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六户小学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志趣高雅”的内动力为出发点,面向学生进行中国鼓特色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实践、运用中国鼓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口风琴课程

口风琴特色课程是以“乐学、乐享”为课程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发展,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泥课程

陶艺,是一门综合创作的艺术,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它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从古到今,陶艺以它独有的魅力让历代人们获得对美的享受。

 我校特开设陶艺特色课程,意在让学生学习之余更多的接触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学习“捏、揉、压、挫、印、盘、卷”等独特的技法,为我们每一块泥土赋予上新的生命与意义,也为我们的学生生活增添色彩。

苑林硬笔书法课程

书法特色课程以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在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课程

机器人特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升现代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科学技能方面的素质教育。在机器人课程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简单的机器人模型拼装、编程控制调试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实践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金钥匙  3D打印课程

     3D打印广义上就是打印任何三维物体的过程,一共分为三个步骤:同学们首先通过建模设计软件,将头脑中想像的思维模型用计算机描绘出来,然后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打印模型,最后通过3D打印机将作品呈现出来。3D打印是一个不断添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想到造的过程,让同学们将脑子里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通过课程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实现了探索、思考和操作的有机结合。

爱琴海课程

音乐丰富生活,指尖弹奏旋律。爱琴海特色课程不仅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音符交织在指尖,乐曲在耳边回荡。电子琴以它音色多样、节奏丰富、简单易学的特点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同学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无线谱,唱曲谱,学电子琴的演奏技法,从简单的单手练习到双音弹奏,系统而有序地学习电子琴的演奏技术,用灵动的手,弹奏出一曲曲动听的音乐。

跳绳课程

跳绳课程致力于提高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力量、耐力和灵敏度,对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多样性、提高学生心肺功能、身体素质以及专注力具有重要作用。

立足“双减”,发展素养。突泉县六户中心小学坚信,只有做好“增”的文章,才能提高“减”的效果,学校将继续借“双减”、“五育”之东风,搭建好“减”和“增”之间的桥梁,为每个孩子人生出彩倾注心血和智慧,让六小教育更加精彩!

图文|王子君

一审|齐亭亭

二审|李秀梅

三审|王  云

阅读 15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