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体教研”告别“作秀”点赞

艺霖
创建于2023-12-12
阅读 78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12日,我们参加了“华宁县青龙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年级组单元整体复习集体教研”。活动让我们一次次激动,一次次不由自主地参与到他们的研讨之中。

回顾“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玉溪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实施方案,各县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回忆2023年10月17日玉溪市委书记在玉溪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回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55页;重视“教学研究”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反复强调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做实教研”开始。今天,在华宁县偏远的山区乡镇,我们欣喜地看到“真做教研”“实做教研”落地开花啦!

他们的集体教研,具有以下九个特点:

第一点:传承性。他们的集体备课,语文组围绕青龙镇几年前形成的“四步八环节”自主课堂进行。这让我们看到新课标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对传统精华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继承传统,融入新理念,这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点:及时性。“好雨知时节”,“润”在急需时。十二月上旬,应该是多数教师上完新课的关键节点,怎样组织有效的复习?他们开展的就是复习课的研究,及时为下一步的复习工作指明方向。

第三点:针对性。这次青龙镇语文组的研讨,体现“统整”思想,数学组体现“项目式”学习。针对新课标视角下的复习课进行研讨,靶向准,目标明,有的放矢,一次一得,体现了“少”就是“多”的教研策略。

第四点:时代性。“复习课”研究是老话题,但这次“复习课的集体研究”被赋予语文新课标中提到的关键词:“大单元统整”“真实的任务情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老活”新做,做出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具有时代性。为老师的下一步复习提供了范例,启发老师们去思考,怎样实现以“单元”为组块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提升并重”的复习课设计。

第五点:实践性。2023年秋季学期,华宁县48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群策群力,共学共研共享,在教科所领导、华宁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及各校领导的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三期研讨,研讨会中传递的思想,一线教师敢于去思考,去运用,去实践!学以致用,真学真用,这是华宁小学教育的幸事。

第六点:互学性。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这是校本教研的精髓所在。青龙镇小学语文教学的顶梁柱金秀丽老师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专题交流,是这次研讨专题的补充与完善,通过她的专题交流,让语文老师对这次展示的研讨课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金秀丽老师干在一线,她是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去学习、去梳理、去整理,才有了今天她和老师们清晰明白的专题交流。所以,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好学之人都可为人师,“教育家精神”就是这个样子的。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深入,力量在一线,“教学研究”的主力军是一线教师,只有一线教师好学、勤学、善学、力学,才会有“真教研”的新气象。


第七点:真实性。整个集体研讨过程,没有事先演练的再展示,一切都是参与教师聆听主备人陈述基础上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展示了集体教研活动的真实性。


第八点:挑战性。追溯上个学期各校开展的课堂教学“人人过关”活动,华宁县青龙镇甩开膀子让教师现场抽题,现场备课,现场展示,现场评分……这挑战的不仅是管理者的智慧,还是教师终身学习,不躺平,不懈怠的从教态度。

        

    第九点:积极性。整个集体备课活动,分组研讨的教师争先恐后    发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华宁县教育人孜孜不倦、追求进步的理想信念。


一次研讨,就是一次梳理;一次研讨,就是一次进步。正如青龙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瑜专题汇报主题中说的一样“教学相长  研而有行”,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教学研究这条路上,没有最好,只有不懈的“躬耕”。9个集体教研的亮点是青龙镇中心小学领导团队集体力行力学引领的智慧结晶,这9个集体教研的亮点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探索提出了很多的思考点。


第一点:真实有效是教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努力去让教研在真实的样态中促进课堂教学向更加有效的方向迈进。这次集体研究,让我们发现很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设计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施时间不够怎么办?复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哪里?“任务群”教学“任务”的真实性、发展性、适切性、语文性要怎么做?用语文做事,究竟要做什么样的“语文”之事,才能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不显山不露水中体现。

我们搞研究,就是为了把新课标的理念真实地呈现在教学中,基于学生实际,紧扣教材特点,实现单元知识、能力(甚至于是整个学段知识、能力的)的“统整”。所以,一个单元的复习,在单元统整的设计理念下,不要赶,不要忙,更不要走流程,走形式,至少要在4个课时的复习教学中才能扎实地查缺补漏,学生不会写的要写,不会读的要读,不会用的要创设情境让他们进一步地会用。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多美好、多理想、多高大上的设计,指向的都是学生,好看的东西最终是要有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师所有的付出才有意义,否则都是自我陶醉的无效劳动。

对于这样的活动,老师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进矣”。能对这样的活动发出质疑的教师,他一定会去思考如何避坑,如何改进。有了这样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夫复何求”?


    第二点:“教学评一体化”的精髓是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些镶嵌在教学过程中“评”的活动,怎样才具有价值?这个问题,我们把自己当做学生,置换角色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得到这个评语,我得到这个评价,我得到这颗星,我得到这朵小花,我得到这个赞……有没有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浪花,有没有驱动我还要努力地、持续地去争取这样的认可和肯定,如果有,那么这样的“评”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如果没有,这样“评”的形式主义不要也罢。


    第三点:基于主题的“任务群”设计一定要真实而有“语文学习”的价值。不能为了这一个“形式主义”的“任务”去“虚设假任务”。有没有“任务”都不是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没有任务设置,但是我们有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一切在情境中发生、发展,同样能够到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想要到达的远方。所以复习阶段的“统整设计”,必须是“知识统整、能力统整、素养统整”的设计,更要是人人有进步,人人有提高、人人有发展的扎实推进,这样的复习才有张力和活力。


青龙镇的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回想起青龙中心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瑜老师三次参与县级研讨活动的情境:他一次也没有落下,全程参与研讨,并非常用心、认真地做笔记。用他的原话说:我要来学习,了解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才能有效指导老师的课堂教学。今天,在青龙镇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基层学校领导团队力学力行的引领成果,为基层学校有这样的榜样点赞!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们思考:如果在每个周的常态教研中,主备老师都这样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本,紧扣学生年龄特点,紧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备课,将新课标的思想融入教学设计中;如果我们每个周的常态教研,所有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都事先熟悉主备教师的教案,熟悉主备教师的课件,熟悉主备的教材内容,以积极思考的状态投入其中;那么,信息时代“手抄教案”的价值难道能超过集体备课吗?


集体教研助力提质增效,集体备课达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集体教研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集体教研为教师“减负”,这是“教学研究”追求的方向,为了美好的“诗和远方”,让我们所有教师一起和“作秀”的“教学研究”诀别吧!让真教研陪伴教师的专业成长,让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越走越宽,让真教研播撒高质量教育的一路花香。


阅读 78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